调控政策打压、股市分流资金,中国内地的房产投资市场正在面临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为窘困的生存环境。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住宅与商铺的境遇却遭遇两重天:住宅短线投资正为投资客所冷落,而黄金地段的商铺涨势依然,只是平均租金的整体下滑,也令其隐忧浮现。
| |
商铺已属稀缺资源
“暂时没有再买入的打算,当然抛盘也没有考虑。”说这话的是张树森,一位在北京拥有近十多套住宅的投资客。他2003年从湖北来到北京,专事房地产投资。幸运的他,赶上了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美好”时光。但现在,令他“张狂”的楼市已经结束,他有意将资金转向商业地产,但价格太高,下家实在承受不起,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局面。因此,他决定韬光养晦,看看再说,“也许还会再涨呢。”
促使张树森把4套房产挂牌的原因是,他看到自己身边的不少朋友,在商铺投资上赚了个“盆满钵满”。尽管他未能如愿将资金转移到商铺领域,但这并不影响商铺在房产投资领域日后所占有的日益重要的地位。
“一铺养三代,我才不卖呢!”在电话里,想要听懂胡运昌的普通话还是很费劲,他是张树森的老乡,也是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客,只不过方向不同。
胡在2004年的时候,把手中的多套住宅全部出手,换来的资金买下了3处位于京城黄金地段——东直门、朝阳门的“旺铺”,至今,三处商铺每年为胡运昌“贡献”的租金就已经接近百万元。
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商铺的价格增长高于住宅,全年平均水平在12%,个别黄金地段的商铺,已经频繁创出北京商铺价格的最高纪录。
“黄金地段的土地越来越少,出售的是一种垄断资源的价格,买方也是这个心态。”在商业地产专家蔡宇翔看来,2007年黄金地段的土地资源还会减少,因此价格的走势肯定会越来越高。
不过,商业地产的投资风险却并不完全集中于价格,“经营状况、交通变化等方面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收益,并最终推导到租金。”全国工商业地产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平说。
关注新兴城市
中国经济区域的重新规划,或许可以为处在“韬晦”阶段的房产投资寻觅到新的“爆发点”。
“一些新兴的经济中心城市,外来人口开始增多,在住宅领域,为房产的二次流动创造了需求基础。”李文杰说。按照这种标准,天津、武汉都可能成为房产投资的“新兴力量”。李文杰特别强调,这些城市中的国家级经济新区可以是投资客重点关注的地区。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2006年4季度,其住宅均价较2005年同期上涨了近15%,且交易活跃,目前滨海新区核心地区的新房均价已经达到6300元/平方米,而该区域随着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外来人口进驻的比例在不断增加,2007年房产投资空间看好。
类似的情况在武汉等新兴经济城市也正在逐步体现。“不过,对于投资阵地的转移还是要慎重,要做好详细的调研,至少要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情况。”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提醒投资者,“毕竟投资者自己并不时刻生活在这些新兴城市,对于局限在当地区域内的房价、租金波动的消息并不敏感,因此,要建立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
提示:出于目前房产投资领域显现的上述新迹象,一些专业机构已经开办了类似的业务,为有异地投资需求、或者有异地“安家”需求的客户或投资客,提供咨询以及此后一系列的出租、物业打理、转手出售的专业服务。借助专业的信息资源,投资者可以确保异地投资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