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应德
初中毕业,我从天津来到河北省境内太行山麓的一家工厂当技术工人,从此之后,我也就与家乡特产——“直沽高粱”开始结缘!屈指算来,至今有近四十年了。
在那段时间里工作之余青年工人们,主要依靠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集在“单身宿舍”里打扑克、喝白酒。大家喝白酒来源,是向山区周围的山村村民购买的“枣酒”。在那些质朴、淳厚的山村村民之中,不乏继承了传统的利用简陋的设备和野生的枣树“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地酿造“枣酒”技术的能工巧匠!性烈劲猛、酒液泛黄的55度以上的枣酒,成为了当时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们的唯一选择。
在连续两年未能够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后,我终于有机会如愿以偿了。除夕的年夜饭,父亲庄重的打开一瓶家乡特产——“直沽高粱”!父亲此举,不乏慰劳我的意思。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直沽高粱”可是在市场上限量出售的。天津市的市民,只有在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这三大节日来临之际,才能购买一瓶“直沽高粱”!即使市民再有钱的话,也无法在市场上破例多买一瓶“直沽高粱”。从某种角度讲:直沽高粱既是奇缺的商品,又是名贵的礼品。收藏数瓶或常饮用“直沽高粱”的确是很不容易。这在如今看来的确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当时则是众所周知千真万确的事情。
在我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两年后,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过年的那顿除夕年夜饭的饭桌上,我平生首度品尝了家乡的特产--直沽高粱酒的醇香宜人、回味绵长!在感激家乡人的关怀和与家人团聚过年的激动心情作用下,我这个平时喝上半斤、八两“枣酒”都不会醉倒的“酒瓶”竟然仅喝了约三两“直沽高粱”就醉倒了。这也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在家里醉倒的“个例”,令我终生难忘。
已经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安度晚年的我,每天晚餐时都要喝上一杯“直沽高粱”,充其量仅为一两而已,开胃舒筋活血。至于款待前来探望我的亲友们,也当然是“直沽高粱”!之所以如此,皆因为成为了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