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夏海微 通讯员金梁陈伟)食品过期了,扔进垃圾桶!这应该是普通老百姓的“本能反应”。然而对于一些不法商贩来说,过期食品非但不是垃圾,而且还是能够带来滚滚财富的“财神爷”。近日,萧山工商分局城厢工商所捣毁的一家过期食品翻新窝点,就让我们见识到了食品行业的“起死回生”术。
松香水“化腐朽为神奇”
约450平方米的仓库内,大批已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饼干、牛奶等百余种食品,堆积成一座小山。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如何“旧貌换新颜”——用松香水将食品包装袋上的旧生产日期擦掉,再用打码机打上新的生产日期。
“现场已修改好生产日期的饼干共6个品种,重量为750.2公斤,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执法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在一包标注有“广东省著名商标”字样的饼干包装袋上,原来的生产日期“2006年1月15日”虽然已被擦掉,但还是留下了模糊的印痕。包装标注的保质期是12个月,说明该饼干已过保质期,不过经现场工作人员的“妙手回春”,生产日期摇身一变就成了“2007年1月6日”。
歪脑筋源于高利润驱使
“这样大规模的食品翻新,还是相当少见。”即使已“久经沙场”,对于这样大范围的过期食品“翻新”,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还是颇感震惊。这家过期食品翻新窝点的主人是一位萧山商业城食品商行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他注意到不少商家都在为如何处理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食品而犯愁,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大概是在去年的11月份吧,我置备了封口机、打码机、松香油等工具,租了萧山北干街道的一间仓库,专门用来过期食品和即将过期食品的翻新”,他透露,原料主要是自家店中滞销的产品,以及从萧山商业城、义乌市场等经营户手中低价收购来的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食品。
由于收购过来的过期食品价格十分低廉,而经过重新包装以后,产品的价格就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这中间的差价足以让“翻新”经营户赚得满盆羹了。
过期食品可能流向超市
这个仓库里还放着几张来自余杭区两家超市的订单。执法人员证实,这些过期的食品除了流向小摊小贩之外,还在向正规超市进军。当事经营户也承认,在执法人员查获之前,该仓库已制作了775.2公斤修改好生产日期的产品,并已经向余杭这两家超市销售了约20公斤的饼干,销货款为792元。由于大部分食品的外包装已经破损,经营户为此还专门印制和购入了大批全新的食品包装箱,并在部分翻新后的食品包装上加贴了“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看上去几乎和真的没什么两样。
记者手记
报纸、电视、互联网上,问题食品被查处的消息随处可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还是冒着被查处的危险,和执法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明明已经过了保质期,松香水一洒,新包装一换,饼干就可以重新返回货架。过期的香肠,脱去衣服重新加工,就可以在市场上再次流通。发干的面包喷点水后,包上新薄膜就可以继续销售……这么多以假乱真的花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当然只有挨宰的份儿了。大不了拉肚子,大不了进医院,大不了不来你家买东西就是了!
然而,有几个问题还是让人忍不住想要追问:到底是谁在为过期食品重新上市大开方便之门?为什么向来为消费者所信赖的正规超市,也会卷入“过期食品”事件?余杭这两家给当事经营户“下单”的超市,是对自己产品供应商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呢,还是明知其真实情况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有钱赚就万事大吉?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过期食品的翻新问题,无论是经营户还是超市,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仅靠经营者的自律,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乱改生产日期,甚至过期食品回流市场等现象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控,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关市场、行业协会也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将产品曝光后的危机转化为整改的契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