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一月二十七日电 (李志全) “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它是传承远古文明的载体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资源。”
在此间召开的河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科普作家,政协委员郭靖华提案,将源于济源的“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郭靖华认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神话之一——“女娲补天”,源于河南省济源市。他称,在该市王屋山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小沟背景区,遍布着大小不等五色砾石,分别由砂岩、页岩、火山岩等不同颜色的岩石胶结而成,当地人俗称“五色石”。“五色石”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用赤火炼造灵石,最终形成五色石相互印证。
“传说中‘四极废’,天宇下降。为立撑天,女娲‘断鳖足以立四极’失去行走能力的龟变成了山。”郭靖华说,小沟背景区西侧鳖背山状似一只蛰伏的巨龟,只见龟背,不见四肢,这座山又成了“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的注脚。
郭靖华还提到,在小沟背景区的一处崖壁上,布满了浅黄色的直条状细砂岩,状若泥浆喷溅,形似随意挥洒,不规则的分布和自然组合,好像无数个光臀赤背的泥娃娃在攀岩嬉戏,人称“娃娃崖”。
“神话传说女娲初时揉泥捏人,后来嫌其慢,甩动树枝溅起无数泥点,成就芸芸众生。”对此,郭靖华认为,“娃娃崖”可作为甩泥造人传说的印证。
谈及“女娲补天”这一神话传说申遗的可行性,郭靖华理解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它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不可知世界的理解和阐述,神话代表着一个民族思想、道德、信仰和价值观,许多国家把神话当作自己民族精神的支柱,我们不能遗忘自己的神话——“女娲补天”,不能忘记自己民族文化的支柱。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