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7日讯记者阎晓明、王建新报道:北京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吃得少产得多”势头,成为正在举行的北京市两会上的热议话题。初步统计,2006年北京市GDP达到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GDP首次突破6000美元,预计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4%以上和11.2%,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和节能降耗“双赢”目标。
| |
节能降耗,政府先行。北京把“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对54家政府机构实施节能诊断,选定10家政府机构作为节能改造试点单位。目前,政府机构节能已扩大到全市18个区县政府机关。2006年底测算表明,政府节能8%的目标基本实现。
加强对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和监管,是北京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北京启动10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还鼓励企业、写字楼、商场采用节能新技术。按照政府出资、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北京市绿色照明工程”3年推广安装180万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约用电39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87万吨。
北京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建立全市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公报制度,定期公布万元GDP能耗、水耗等数据。同时,抓紧制定和实施行业及产品能耗系列标准,在全国第一家实施节能65%的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从去年7月开始,北京正式施行《节能监察办法》,筹建节能监察专业机构,作为“节能警察”对相关单位执行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监督检查,并依法予以处理。
建设节约型城市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已有144家造纸、炼焦、纺织、化工、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完成搬迁调整,关闭小煤矿83个。去年7月15日,运营47年、供气比例曾占全市供气总量80%以上的北京炼焦化学厂正式进入停产程序,每年能为北京市减少煤炭消耗296万吨。2007年,首钢石景山厂区将完成压缩400万吨钢生产能力。
北京大力发展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去年末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两项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亿元,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去年全市三产比重已达70%,对能耗降低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京市委、市政府表示,今年将坚决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今年全市确定了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5%的目标,并将加强能源统计、分类计量和能耗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完善分区域、分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的监督考核体系。据介绍,今年北京市还将继续做好大型公建节能,推进非节能建筑的改造,推广绿色照明和节能新技术,政府机构带头节能、节水、使用再生纸,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