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1月27日电记者刘建林报道:1月19日傍晚,江西省上高县新界埠乡横江村的晒谷场人声鼎沸,县电影院即将放映电影。村民袁金荣早早搬来长凳占位置:“像这样送到家门口来的电影,去年我就看了五六场!”新界埠乡村民的喜悦,得益于江西省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
江西省400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接近七成,“白天扛锄头、夜晚靠枕头、无事摸砖头(麻将)”曾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粮仓满了,荷包鼓了,但是精神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2005年开始,江西由政府出资,设立农村文化专项资金让农民看戏,并于当年投入6000万元送电影、演出下乡。2006年,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
据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介绍,“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是指,各乡镇每年举行4场县级及以上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为每个建制村播放6场电影,组织由各建制村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比赛等文化、体育、科技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其中,每场电影补贴200元;每场演出给省、市、县剧团分别补贴4000元、3000元和2000元;每次文体活动补贴4000元。所需经费均由省财政承担。
农村文化专项资金设立近两年来,进一步活跃了农村文化市场。全省专业剧团到乡镇演出6717场,观众达1107.6万人次;电影公司到建制村放映电影91025场,观众达2209.3万人次;在乡镇,组织有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4469次,参与人数461.3万人次。许多农民不但在家门口看上电影,还看到了省市专业团体的高质量节目。
在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影响和带动下,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也加大投入农村文化。全省新组建各种所有制的农村电影放映队数百个、县一级剧团20余个,不少地方出现了“农民书屋”、“农村文化专业户”、“特色文化村”、“文化大院”。一大批处于困境中的专业剧团重新焕发生机,采茶戏、歌舞等活跃乡村。记者在修水县采访时,大桥镇的农民反映,文化活动进村后,赌博打架的少了,学技术的多了,农民的日子富裕了,干部群众的关系更融洽了。
江西农村文化活动还拯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抚州市挖掘整理了金溪手摇狮、东乡罗汗灯等民间表演艺术。解放前,提线木偶剧曾在横峰县盛行一时,这种木偶极具观赏价值,但是操作难度也非常大,逐渐被人遗忘。去年横峰县偶然发现司铺乡3位老人还精于此道,便把他们请来一起参加送文化下乡表演,还给他们派了学徒,使这一流传上千年的艺术有了传人。去年12月30日,3位老艺人表演的提线木偶剧《西游记》片段,在县里的新年演唱会上博得阵阵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