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为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应当采取以情招商,以优质资源、产业产品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以打工招商等方式。同时,应把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培育当地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
| |
农民工回乡创业开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农民工总量中,有7%%至10%%基本上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具有创办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的能力。我省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全省有1000多万人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流动就业。按7%%比例计算,我省可吸引7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而现在全省只有3.2%%返乡创业,且分布很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工作做得较好的少数地方。四川、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和江苏,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占8%%以上,苏北地区占14.3%%,初步实现了由民工潮到创业潮的转变。这是我省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为引导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要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省内外一些农民工返乡创业增收大见成效的地方,地方党委和政府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采取综合措施,并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所取得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以情招商,与农民工交朋友,以诚相待。无为、舒城、怀宁等县几届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一任接一任一如既往同那些企业家保持感情联系,经常沟通信息,取得彼此信任。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由农民工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第二,以优质资源、产业产品项目招商,对农民工创业者产生吸引力。苏北地区的丰县、沛县、濉宁、泗洪等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划先行,做优特色经济,然后,把加工龙头企业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绘制项目成册,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召开招商引资恳谈会,说明投资效益,诚邀投资意向者返乡实地考察,连续搞了几年,获得巨大成功。濉宁县原来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劳务输出大县,现在形成有百万只纱锭、百万吨粮油食品、百万张山羊皮、百万亩水果、百万立方米木材加工的基地。泗洪县在洪泽湖北岸形成60万亩中华绒毛蟹养殖产业带,建立农民返乡创业的乡镇工业园区。沛县沿微山湖40万亩水稻进行产业化经营,从日本引进良种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加工厂,产品返销日本,质优价高,并且以家庭经营企业化为纽带,发展规模养鸭一亿多只,村村办起饲料厂、孵坊加工厂,使水稻、板鸭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丰县除有60多万亩红富士苹果种植、加工出口形成气候外,还种植从日本引进的水果洋葱几十万亩,又加工出口日本,亩均收入四五千元。这些都是近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果。
第三,以商招商,利用农民工在外信息来源广、人际交往多的优势,发挥招商引资的连续效益。舒城县政府在劳务输出集中地区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成立舒城农民工联谊会,聘请当地有威望的舒城籍老干部和专家、学者当顾问,会长由有实力、有能力、有威望的农民工担任,按会章定期活动,不仅为一般农民工排忧解难,开展维权服务活动,而且为舒城县招商引资,县政府在劳动局设有专门办公室,与联谊会保持密切联系,县领导对联谊会招商活动十分重视,力促项目成功。上海、苏州、杭州商人的一批工业项目在舒城生根,农民工联谊会功不可没。
第四,突破常规,乡(镇)干部融入农民工队伍,以打工招商。江苏兴化县张郭镇首创先例。这个镇原来是一个以粮、油生产为主的纯圩区,高产穷镇,乡镇企业搞不起来,农民收入上不去,镇财政入不敷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农田抛荒。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扭转这一困境,镇党委决定,党政一把手轮流带领镇、村部分干部与农民工一道外出打工,工资照付(不付差旅费用),收入大部分归己,同时,负责全镇农民工管理、维权、计生、安全等服务工作。他们连干了几年,使乡镇干部观念变新了,发展二、三产业能力提高了,招商引资办企业渐成气候,成为苏中地区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耀眼明珠。我们在四川一些县、市考察时,也看到了这类典型。创新的行动是发展的原动力,墨守成规,例行公事,只说不干,一等二看,怨天尤人,必然是年复一年,面貌依旧,爬坡慢行。
我省应把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培育当地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中部各省都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民都到大、中城市就业、落户,是不可能的,至少有50%%人口在农村生存、发展,我们应当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各地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镇村规划中,要特别重视、切实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搞好区域布局的前提下,认真制订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旅游业,乃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现代信息产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一揽子”计划。并且从中筛选一批乡镇企业项目,制订优惠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到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仅要在农民工中招商引资,而且要面向社会招商引资,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优越条件。
还要把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与推进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近几年来,在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省各地按省委部署,开展了以撤乡并镇、并村为内容的行政区域改革,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但是,也有少数地方存在“求稳怕乱”思想,犹豫等待,迟迟没有行动。为了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应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经济,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我省不少被撤销的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所在地,原来基础设施、人口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被圈用的土地利用空间较大,应把这些地方的村委会管辖人口的规模适当扩大,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这些地方设立工业集中园区,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建设成为区域经济、文化、生活中心,促进小城镇的繁荣发展。(作者单位:省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