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0:17东北亚推荐 · 怀疑邻居偷钱农妇骂街一月· 围观少女竟催轻生者快跳江··· ····· 黑龙江 推荐
东北网1月30日电 题:记录我们身边农民工过大年
新闻人物:苏宏飞,外地来沈打工人员
采访时间:1月29日上午9时
采访地点:沈阳市皇姑屯火车站附近
回家是许多飘泊在外的人心中不变的想法,不管他们走了多远,在外面呆了多久,家永远是他们永远的企盼。
| |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大家都准备欢欢喜喜过年的时候,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沈阳市120万新市民身上。这些外来打工者为沈阳的建设发展远离家乡。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2006年5月,沈阳市敞开她博大的胸怀,用包容的态度接受了外来人口。对流动人口实施《居住证》管理制度,让沈阳市120万外来人口成了沈阳市的新市民。
他们跟沈阳的“原住民”一样,在就业、子女入学、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险、办理驾照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昨日,沈阳市交通局春运管理处为要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联系了回家的包车。
这次沈阳市交通局为农民工组织的包车回家活动能为农民工节省40元左右。坐包车的价格为280元左右,而坐火车加上倒车回家的价格在320元。“说实话,我们现在到家的时间短了,花的钱少了,真得谢谢沈阳市交通局。”农民工苏宏飞说。
也许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能坐上舒服的车回家,但我们相信他们都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回到沈阳,因为沈阳给了他们第二个家。
新闻人物:于秀英,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温泉村人,42岁,打工1个月,以打零工为主。
采访时间:1月29日下午1时30分
采访地点:沈阳市和平区鲁园劳动力市场。
42岁的于秀英和儿子生活在一起,靠家中的几亩地为生。由于家中人少,农活儿忙不过来,一年到头,收成不好。2年前,家里唯一的男丁,于秀英的儿子告别家乡只身来到沈阳打工。
“孩子虽然成年了,但在俺们眼里,咋地都还是孩子啊,不放心,孩子也没个手机啥的,偶尔给家里用公用电话打一个,也是怕贵,报个平安就挂了,说不上几句。”于秀英每天干完了家里的农活儿,就会翻出儿子的照片,想着儿子的模样,在被窝里偷偷地掉眼泪。
一个月前,于秀英收拾行装,来到沈阳。当儿子看到她,竟然吓了一跳,合计来是接他回吉林过年呢,没想到妈妈也是来沈阳打工的。打扫卫生、帮人看孩子……零杂工,于秀英全都干。
今年春节,于秀英也许会和儿子在沈阳过年,她说:“还没定回不回家,要是有好活,就和儿子一起留下。回去了也是娘儿俩,在哪过都一样。”作者:范欣杨帆 薛雪来源: 辽沈晚报 编辑: 朱丹钰 收藏本文国 内 国 际教 育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申请加盟联盟名单 网 页 新 闻 行 业 区 域 网 站 图 片 MP3 Flash论坛···辽宁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吉林省采取六项措施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