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下午,在人民北路小学校门口花坛前,4个1米多长的桌子一溜排开,堆满了旧衣物、暖水杯、红领巾、跳绳、钥匙……这些都是学生这学期在校园里丢失的物品。学校本来安排了专门房间放置以便学生认领,但临近期末,绝大多数失物仍未找到主人。
| |
和煦的阳光下,家长埋头看看这支钢笔,瞅瞅那条红领巾。“掉了那么多东西,记都记不到是哪个了!”找到失物,失主却不来认领,学校老师直感叹:“现在的学生啊,太缺乏责任心了。”
无人认领 衣物堆成小山
一年半以前,人北小学把失物都放在门卫室里,供学生认领。一天,副校长杨琪无意中发现,在门卫室一个角落里,等待认领的衣服已堆得有半人多高,她提起一件衣服抖了抖,灰尘扑哧哧往下掉,看得出已很久无人“光顾”了。门卫说,这些失物一直没人认领,积少成多,就成了这样子。
是不是衣服有些脏,学生认不出来?于是,学校把失物都清理了一遍。放学前,老师就在校门边喊:“谁丢了东西请来认领!”但无人回应。
是不是学生害羞,不好意思来领?学校又把认领点改在大队委办公室,办公室里只留值周学生以登记认领人姓名,学校广播站则每天发出认领通知。“效果要好一些,大概有10%的失物找到了主人”。
剩下的失物怎么办呢?“只有在每学期期末时让家长代领了”。但让家长认领也有麻烦,衣服还好认领,但像红领巾、跳绳这些物品,谁知道是谁的呢?的确如此,昨日的家长认领结束后,红领巾几乎原封不动,就连衣服也剩下了许多。
学校又发愁了,这些连家长也不认领的失物该怎么处理啊?扔了可惜,捐出去又怕学生事后来找。
嫌路远 “懒”学生不愿认领
“懒呗。”四年级的饶文康大大咧咧地说,自己掉过钢笔、水壶,红领巾更是掉了不少。“我找过啊,讲台、座位底下都找过,没找到!”但招领失物的大队委办公室和饶文康所在班级只隔两间教室,几分钟就可到。“还是有点远!”他说,“比讲台远!”
这样的“懒”学生不在少数。饶文康的同班同学侯昱宇上计算机课时,不小心把水杯碰掉了。他低头寻找,发现水杯不知滚哪去了。“算了,马上要下课了,我就没有找了,”他很开心地补充说,“后来老师打扫教室时帮我在主机下面找到了。”
勤快一点的学生倒是去过大队办公室。“我去了一次,门是关着的,里面没人,我就回来了。”五年级的陈光耀丢了钢笔,很快父母又给他买了一只。“我有4支钢笔,现在还剩1支,够用了!”
“我不敢去办公室找。”卢弘毅昨日陪同学找丢失的口风琴,他吞吞吐吐地说。怕老师训斥吗?可办公室并没有老师值班。“不是!”他的脸红了,“如果是贵的东西我就敢去……”
学校感叹:学生缺乏责任心
“我就不明白,失物找到了怎么就没人来领呢?”学校德育办公室副主任蒋娅说。面对学生的各种反应,人北小学归结为一点--学生缺乏责任心。之所以这样,家长的态度是主要原因。
蒋娅说,每天上学,家长帮忙提书包、拿水壶的不在少数,很多学生的书包也是家长帮忙收拾,书包里装了些什么学生自己也不清楚,使其缺乏保管物品的责任心。“以丢衣服为例,学生热了就把衣服脱了扔给家长。体育课上脱了衣服,丢在一边,下课打个甩手走了,他们觉得拿衣服不是自己的责任”。
“很多家长出手大方,学生零花钱多。像红领巾这样便宜的东西,一块钱能买两根,丢了马上买一根就是。即使是像口风琴这样七八十块钱的东西,丢了家长也会再买,学生自然觉得丢了无所谓,就不会费心去找。”
下学期,该校准备采取一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把家长提书包、送书本的场景拍下来,放给学生看。“我们不拍脸,但那个学生绝对知道镜头中的人是自己。其实学生的自尊心挺强的,看到之后相信会有所触动。”另外,该校准备把每学期一次的失物招领改成每周一次,趁着学生还记得自己丢了东西,赶快去认领。
专家支招:让孩子天天洗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郭兰婷教授认为,说学生缺乏责任心有些绝对化。
首先,“有些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记忆力很不好,根本记不得自己丢过东西,自然也想不起要去找丢的东西。”她说,患小儿多动症的儿童约占到此类人群的3%~5%,解决办法只能是多提醒。其次,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丢了东西怕被批评被嘲笑,也不愿认领,这需要老师多开导多鼓励。
“当然,缺乏责任心的情况也存在。”她建议,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曾建议一位家长让孩子每晚洗碗,即使洗得不干净。哪怕孩子已睡觉了也要弄醒他把事做完,遇到生病等特殊情况,可以不洗,但要写请假条,在孩子心中树立‘该我做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的观念。”
本报记者 王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