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文学脚本原作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资料照片) |
美日南京大屠杀影片交锋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于旭明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文雨来
提示:最近,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南京》,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轰动。而日本右翼势力称,目前正筹拍一部纪录片进行反击,以证明“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发生过”。
专家指出,今年是中日关系非常敏感的一年,日本右翼的行径,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南京》在美首映震撼美国人
1月20日,《南京》首映后,导演比尔·古登塔格(右)和思想影业公司(THINKFILM)老板在招待会上交谈
1月27日下午,美国犹他州公园市,天阴沉沉的,感觉要下雪。《洛基山新闻报》记者德纳斯坦看完纪录片《南京》后走出影院,心情沉重得如灰暗的天空。
在等公共汽车时,他看见身边一个东方面孔的青年也刚从影院走出来,于是就问:“你觉得这部电影怎样?”
那个青年沉默了一会儿,略带苦笑地说:“我是日本人。”接着,这位38岁的日本青年反问道:“你觉得怎样?”
德纳斯坦说:“非常有力。”日本青年有些迟疑地说:“我在想,为什么60多年后我们还看这种电影?”
德纳斯坦说:“我想是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不知道那段悲惨的历史。”
日本小伙子依然有些困惑,因为他们这代人大多听说过南京事件,但对详情并不是很了解。
德纳斯坦很佩服这位日本小伙子看《南京》的勇气,对这部影片带来的震撼力深有感触。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南京〉的黑暗永远意味深长》。
以上是发生在美国著名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期间的一则小故事。
在为期8天的影展中,《南京》这部讲述1937年十几位欧美商人和教会人士在南京建立避难区,保护近25万当地市民免受日军暴行的纪录片引起轰动。许多美国人第一次通过此片,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并被影片中那些悲惨的场面所震撼。
《南京》是由美国在线副总裁特德·雷恩希斯,出资200万美元拍摄的。据《华盛顿邮报》透露,雷恩希斯今年51岁,两年前的一天,他乘坐游艇在加勒比海上游弋时,无意间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一个名叫张纯如的华裔女作家的讣告。随后,雷恩希斯找来张纯如的畅销书《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读后大为震惊,同时被她执着地还原历史真相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决定出资拍摄纪录片。
《南京》由曾获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的比尔·古登塔格执导。在拍摄过程中,主创人员辗转中、日、美、德等地,寻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参战的日军老兵,搜集了相关档案和珍贵影像资料,其中包括美国传教士马骥当年用35毫米胶片拍摄的珍贵记录。
雷恩希斯表示,希望该片能够在日本上映。他说:“影片并非反对日本人,而是反对战争。我希望它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并产生积极作用。”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刘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