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汇报会后,日前,市交通局再次举行向人民汇报的第二个专题——交通行业管理汇报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刘少青说,交通行业管理部门要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全力推进诚信服务,深化行风政风建设,做负责任的行业,为群众出行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保障。
| |
运输保障篇
市公路运输管理处2006年共对70条班线392块标志牌进行公司化改造,公司化经营率达80%。农村客运通达班车行政村659个,通达率98%。加快现代交通服务业发展,发展厂包车企业29家,车辆279辆。共在2500辆危险品运输和客运车辆上安装GPS或行车记录仪,注销12户不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通过对执法资源整合,成立运政警务室,组建6个稽查大队,组织专项整治、联合整治百余起,处理违章案件2.3万件,对违章3次以上的14辆营运客车停班整顿7天。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窗口标准化,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严格规范自由裁量行为、实施罚缴分离、加强执法考核和监督等工作,提升运政执法水平。——新版两证年审换发率近100%。在线征收率达92%,规费征收超亿元。启用公路客运网上订票系统,成功整合96196与96520投诉举报系统,处理投诉459起。创建全省仅有的两条省级文明班线,评选出10条市级文明班线和一批文明驾驶员、站务员、班车。——2007年,客运管理将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力争全市通达率超过99%。落实公路客运主枢纽规划,优化调整全市客运线路布局。组织新一轮旅游客车经营权招投标和轻型封闭式货车运力投放。货运上,大力推进运输服务业发展。扶持各大物流园区和货运交易市场,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环节。在道路市场稽查工作上,执法人员通过延长整治周期、加大整治频率巩固稽查成果。扩大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扩建运政指挥中心,将现有系统整合到更大平台,进一步发挥联网售票系统功能,完善售票网点布局,探索跨省联网售票。尝试将旅游车辆、危险品车辆的GPS和行车记录仪与行业管理数据库对接,对重点车辆数据动态监控。
路产路权篇
市公路管理处共投入路政执法人员6779人次,执法车辆1579台次,检查车辆5554台次,查处超限车辆2880台次,卸驳载6585吨。全市治超工作取得了路面行驶超限超载车辆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运价正常回升,交通流量回升、物价平稳,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工作上把恶意、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车辆查处作为治理重点,对超限率高于100%的车辆和多次重复超限的车辆加大打击力度;以规范执法、温馨服务为重点,进一步细化查处程序;同时完善服务,对每辆被查车做到“宣传到位、执法程序到位、服务到位”。——为真正体现执法为民宗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对每个执法环节提出了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从检测点建设、人员配置、执法形象、执法公示、查处流程一一细化,确保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各检测点对超限率较低的车辆、运载鲜活农副产品、化学危险品的车辆给予教育放行的处理,对情节较轻、又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车辆不予处罚。——打击超载、超限运输取得明显成效:治理前,公路超限运输车辆约占运输车辆总数的9%,现在下降到了7%,局部地区甚至下降到约6%;治理前,超限率大于100%的超限运输车辆约占被处理车辆的20%—30%,现在超限率100%以上的车辆约占被处车辆的5%-10%。据查处路段交警部门统计,现在,因超限超载引起的交通事故下降了约8%;本省超限车数量明显减少。目前,进入我市辖区的本省超限运输车辆明显减少,据统计,本省超限车只占被查处超限车的13.6%。
维修驾培篇
据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统计,到去年底,全市有汽车维修经营企业1827家,其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130家,二类维修企业547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1150家。全市驾驶培训学校39家,其中一类驾校11家,二类驾校25家,三类驾校3家。——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全年共接受一、二、三类维修许可申请204家,按开业新标准重新核定城区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268家,对189家提出整改意见,停业、降类35家。三类完成核定后的家数达695家。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备案和发放标贴55032辆次。对未按期进行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的实行了行政处罚。对58家一、二类汽修厂不按规定的技术标准作业、不按规定填写检验记录、不按规定签订维修合同、未进行价格备案和未明码标价等违规行为问题进行了查处,并责令其立即整改。——驾驶员培训管理:全市39家驾校实行了驾驶培训价格报备公示制度。对全市经营满一年的31所驾校,开展了驾校培训质量信誉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双休节假日放弃休息,检查驾驶员理论培训,并对11期理论培训到课率低的9所驾校作出了核减审核数的处理,共计拆除驾校违法违规培训点、挂靠点38处。对四所驾校分别给予1—3个月不等的停止理论开班的整顿。车载培训记录仪已安装780辆车,其中在459辆教练车上正式使用,培训质量过程监管手段得以加强。
水运安全篇
市地方海事局为加强水运安全保障,一是完善《南京市内河交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航段、重点船舶的安全监管,没有发生48小时以上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阻航事故;强化现场安全监管。辖区船舶超载现象基本消除,内河交通安全实现23年无事故。二是深化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工作,对6家船厂、34艘重点船舶进行了回头看和附加检验,全年检验船舶1553艘125万总吨,没有发生一起船检质量事故。三是建设启用内河水上搜救中心。——对辖区重点船舶、海事车船进行24小时GPS定位跟踪和VHF无线通讯联络,对固城湖、石臼湖2个重点入湖口、所有内河航道通江口门,进行24小时CCTV电视监控,提高了内河交通事故预控搜救能力。四是积极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完成建桥5座、撤渡6道,建设标准化“安全文明渡口”8道。五是建设“诚信海事”品牌。在全市56家船厂、91家船公司和水运从业人员中开展争创“安全诚信公司、质量诚信船厂、安全诚信船舶”活动。——市航运管理处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合理缩短许可审批时间,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将许可的受理与证件的发放集中在政务大厅,将审批时间从原来的30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合理简化办事程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万吨以上的船舶在规费征收上给予优惠政策,繁荣南京水路运输市场;通过互联网实施审批,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开先河使用《港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受理、审批港口企业的危险货物装卸、过驳作业。同时,严格执法行政,通过年度核查淘汰不合格的企业,注销35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的经营资格,并依法向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了通报,取消这些企业营业执照中的相关经营范围;落实船型标准化工程,重点是三证齐全挂桨机船拆改工作,全市营业性挂桨机船拆改计划为32艘,到年底已全部完成。(本文不得转载)通讯员 丁爱民 姚藕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