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昨天是武侯区白佛村2组李王氏103岁大寿。在子孙们对老人的起居饮食描述中,既有南宋辞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安逸,又有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恬淡。
溪边“茅檐”青青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用《清平乐·村居》中的这句辞来形容李王氏老人的居室最合适不过。昨日上午11时,记者在白佛村2组39号老人的居所外看见,一丛翠竹掩映着两间低矮的老瓦房,附近水塘里青草依依,几只鸭子徜徉其间,尽显主人田园生活的悠闲与淡雅。
院落右侧的一间屋子里,过生日的李王氏习惯性地带着袖套围着黑布围裙,显得干净利落。被子孙们簇拥着,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室内除了传统家具外,一个不知名的圆桶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耳聪目明的老人看在眼里,笑呵呵地说:“那个圆的是装米用的黄桶,我出嫁时娘家人送给我的,用了100多年了。”
“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李王氏虽然年过百岁,却仍然坚持自食其力。每天早上7点她准时起床,自己动手穿上厚厚的衣服,喂完鸡鸭后拿起扫把把小院落扫得一尘不染。老人一直坚持自己烧火做饭,一日三餐都是素菜。好动的她一没事干就拿起刀剪修理房屋四周的树枝,将这些树木修理得工工整整。前不久,孙子买了楼房,专门布置出一间有空调、电视的新房,让老人去享乐,但她只住了一天,又搬回到了简陋的瓦房,她说瓦房住惯了。
李王氏的大女儿李兰芳今年77岁了,她说母亲本姓王,那个年代妇女嫁人后就改成夫姓。李王氏孙子的孙子今年都3岁了,一脉几代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儿孙满堂我自乐
“婆婆!你想要得到什么就许个愿吧!”寿宴开始后,子孙们要求老人许愿。老人想了想淡淡地说:“有这么多子孙就够了,我什么都不需要!”“任凭风雨来袭,我自巍然不动!”李王氏50多岁的女儿李素华说,老人家虽然经历坎坷一生,但她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李王氏在丈夫1959年去世后再未另嫁,先后有四个孩子因为参加抗美援朝等原因早早去世。女儿李素华说,李王氏老人年轻时身体并不好,但病痛和早年失夫以及又遇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些遭遇都没能将她击倒。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身体一些原有的小毛病反倒没有了,心口不痛了,胳膊也好使了。
本报见习记者 彭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