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建议:全面推广学生教材的循环使用
核心提示
家里有孩子的人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家庭大扫除时清理出一大堆用过的教材、习题册,其中有些可能还挺新。当你准备把这些书卖掉时,是否想过可以把它们送给低年级的学生呢?
在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孙勤提交了一份名为《学生教材循环使用利国利民,政府应该给予政策主导》的提案,主张在社会上全面推广学生教材的循环使用。
通讯员 李立红 本报记者 翁浩浩
现状 中小学教材基本是“一次性”
据有关材料反映,我国中小学生大约1.8亿人,按每人每年用20本书计算,一年就用掉36亿本教科书,每本书按5元计算,总价值约180亿元。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绝大多数课本的使用寿命仅仅只是半年,每到新的学期,都有大量使用过的旧教材被当作废纸回收,更有一部分被直接扔进垃圾堆。
思考 教材循环使用的三大好处
一是节约资源。从环保角度讲,我国课本使用寿命为0.5年,美国是5年,日本是10年,如果中国教材使用寿命达到5年,就可以节约1000万吨纸,600万亩木材,一亿吨水和1000万吨煤。这些数据里还没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及继续教育所使用的教材。
二是降低学生家长负担。现行的教材发行价格居高不下,对有些困难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负担,如果教材能够循环使用,可以在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减轻这些困难家庭的负担。
三是培养学生一颗关怀之心。在教材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增强保护环境意识、节约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
难点 学生教材循环有三种担忧
一是教材循环使用影响教育质量。有观点认为如果允许学生教材循环使用,就会造成学生有购买教材的自主权,有些学生就可能不购买教材,而教材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教材的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
二是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非常讲秩序,如果学生在开学后自主选择购买教材,学生在选择过程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教材没有到位可能会影响教学。
三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教材的内容有时会作修改,如果教材循环使用,可能会引起教学上一些麻烦。
但孙勤认为,教材循环使用并不是意味学生上课不要教材,而是教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同时,只要学校的教材管理工作适当前置,教材循环使用就不会妨碍学校教学的整体秩序。另外,并不是每门课程的教材经常变化的,更多的教材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这三种担忧有办法解除。
建议 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
孙勤认为,学生教材循环使用是关系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培养人的大事,政府理应从政策上给予引导,积极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首先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让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民众参与到此项工作上来,各方协调配合,做好工作。
其次,实施学生教材循环使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其中还涉及利益调整的问题,政府可以组织由各方代表组成的专门力量,开展调研,提出分步实施的方案(如在学校设立教材交易超市、教材发行单位按新旧程度进行回购和再出售等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完善。
再次,政府应该把教材循环使用率列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也应该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领导的考核指标,并与奖惩挂钩,从行政手段上加快推进力度。
国外教材
循环使用非常普遍
据了解,我国教科书的供应制度是购买制,一次性使用,而国际上实行轮用制度,采用租用或借用。国外二手教材重复使用很普遍,很多大学都有教材回收制度,学生在用完教材之后可以根据书的使用损坏程度将其折价卖给学校,下一届学生到学校统一的二手书市上,就可以很轻松地买到成套的旧教材,从而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
在英国,每学年初,校方通知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回收旧课本。学校鼓励学生保护好课本和课外读物,以便将来回收利用。对课本保护较好的学生,校方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澳大利亚新入学的学生拿着老师列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课本,学期末归还。(021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