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慈善年夜饭的“成长故事”
楔子
2001年岁末,一头白发的李宇平说:“其实我只有47岁,这一头白发都是因为我女儿的白血病。”寒风中,李宇平往手上呵了口热气……
早报将镜头对准了8户困难家庭,他们和大多数穷困阶层一样,他们肩上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生活的困顿,还有心灵上的压抑。
6年来,早报试图走进形形色色的困难群体,在给他们带去一份温暖的同时,也想为他们的精神生活开拓一个积极而富有希望的空间?
1岁(2002年)
百户特困家庭爱心年夜饭
2002年新春,李宇平等8户困难家庭在内的杭州101户特困家庭,在省慈善总会会长孙家贤热情洋溢的祝酒辞中,享受了一顿特殊的年夜饭。
我们和省慈善总会发起新春为百户特困家庭送温暖公益活动,开端也许只是对民生之困的一次偶然驻足和关注,但也体现了早报当年成就新闻理想的草根气质。
2岁(2003年)
“5+1”千人慈善年夜饭
这一年,慈善年夜饭采取了一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的新形式,300户困难家庭1000名困难人员共赴新年晚宴。我们策划的大型系列活动——慈善送温暖之“走进困难家庭篇”、“义拍筹款篇”、“就业支持篇”、“慈善年夜饭篇”已经展露出早报在大型活动策划以及社会责任感建设上的卓有成效。
从这届起,省慈善总会和早报决定将“慈善年夜饭”列为传统保留节目,让越来越多的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岁(2004年)
十城市万人一家慈善年夜饭
几番酝酿,“慈善年夜饭”从杭州扩展到了全省。从钱江两岸到东海之滨,从浙南山区到金衢大地,万名困难群众,在同一个特殊时刻围桌而坐,杯释艰辛与压抑,满怀信心和企盼。十座城市,万人一家,让一个个暂时困顿的小家融入温暖大家,让一颗颗失意心灵重燃美好希望。这不仅是经济大省的浓情手笔,更是伟大时代以人为本的进步主题。
4岁(2005年)
全省联动慈善年夜饭
这一年,年夜饭超过1000桌,慈善年夜饭活动惠及我省近80%的县(市、区)。温州市及各县区同时举办了规模达2000多人的慈善年夜饭,曾遭“云娜”重创的洞头县则在三处同时摆席,丽水市也第一次举办了慈善年夜饭。
当我们将爱心向更广阔的人群传播,当我们的目光在更远的地方停留,我们也赢得了更多人以心换心的尊重和喜爱。在深远的目光中,我们走向风华正茂。
5岁(2006年)
5万群众共享慈善大餐
同样是在小年夜,杭州香溢大酒店爱心洋溢,温馨满室。“和谐2006·慈善年夜饭”在这里举行。
与往年困难群众免费享受盛宴不同,慈善年夜饭“饭局”里多了些新角色———他们家境并不贫寒,甚至是个个拥有实业、腰缠万贯的富商。在大厅最中间,我们为浙商和知名人士专门设置了“万元爱心席”。此席所得的善款,当场全部回馈给现场的困难群众。浙江民企对慈善事业的态度,已由纯粹功利性正渐渐演变成商人自身的一种社会责任。
我们相信:这一席温厚持久的爱心伴随着我们走向主流,这顿饭温暖而香甜的味道,也将长久温暖着那些在困难中坚持前行的人们,滋润他们因长久跋涉而日渐干涸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