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都周刊》 > 精彩报道

杜鹏:中国老龄化未必会出问题


  老龄化未必是一个问题

  南都周刊:国际上用的步入老龄化的标准是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中国目前的老龄人口是1.45亿,占总人口的11%,可以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

为了防止人口抚养比的增加,是否现在应该未雨绸缪,上调生育率?

  杜鹏:大家习惯上觉得计生政策就是一胎化,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开始就不是一胎化,是分不同区域来实施的。比如说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江苏等地方,是实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有些地方是实行农村生两孩子,城市生一孩的政策,有的则是头胎是女孩,允许再生一个的政策。现在家庭里,真正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概占了35.9%。并且在一些城市,比如北京和上海,独生子女跟独生子女结婚允许生两个。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两个。所以现在生育的控制也在逐渐改变。所谓政策调整,实际上是要看这些细的调整。

  南都周刊: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在实行计划生育60年之后,也就是大概30年之后,中国会出现无子女照顾的老人过多,国家社保和养老金不够等问题,你觉得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杜鹏:任何一个国家在生育率下降的时候,必然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未必是一个问题。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在几次讲话都提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必然导致死亡率的下降,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寿命的延长。这里头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老年人经济上的保障,包括退休金和医疗保障,这需要国家完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

  第二个是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8.9%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长期照料的人数大概是1200万人以上。现在全国的养老机构,所有的常规数加起来大概是149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做了一个估计,到2050年,按照现在的比例推算,到那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大概是有5600万人。从政府的角度看,它要大力发展这种社会机构养老,要有更多床位,在大力发展机构养老的同时,最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自社区,完善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以美国为例,其60岁以后的老人,真正住在养老机构里只有5%,其余的多生活在社区里,生活在自己家里。

  南都周刊:那其他国家的养老机制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杜鹏:中国目前男性老人平均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是一年半,女性老人平均是在两年半。

  现在有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从2003年起,就实行了强制性的长期照料保险。

  在日本,40岁以上的人就要强制缴纳一笔长期照料保险金。等到了65岁以上,如果遇到了长期照料的问题,可拿出这笔保险金、雇人来照顾他。同时,也可用这笔钱资助老人所居住的养老机构。这样,就用社会的强制机制来分担了传统的、仅靠子女来解决的照料问题。

  南都周刊:由于目前国家养老基金的缺口较大,有些学者提出应该“换权于民”,适当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毕竟家庭养老比国家养老更安全,你如何看待这一提议?

  杜鹏: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还要靠国家社保制度来保障。靠多生多育来提供养老保障,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向。我们要跳出从原来控制生育水平走向多生多育以防养老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国家计生和养老政策的摇摆不定。实际上,在城市里也未必有那么多人想要3个或4个孩子,因为成本太高。但想生两个的还大有人在,国家政策的调整,允许独生子女可以生两孩,意在防止人口结构的大起大落,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南都周刊:有一项研究表明,近年来在中国,尤其是城市老人的幸福感是在逐步下降的,而这种幸福感的下降与计划生育的实行有正相关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一结论?

  杜鹏:老人幸福感与子女数的关系,很难准确统计。子女数的减少,可能是影响老人幸福感的一个因素。但在更大程度上,对老年人来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眼光的开阔,对生活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幸福感与欲求的关系很大。同时,现代社会和20年前相比,也存在着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人的幸福感。子女数对老人幸福指数的影响程度可能混杂在很多其他因素里,很难说有直接相关关系。

  亿万家庭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南都周刊:有人认为,中国制定计生政策更多的是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考虑,而较少考虑个人的生育自由权问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多是从这个视角考虑的?

  杜鹏:人口控制政策不一定单指控制人口增长,有时还是鼓励人口增加的,比如欧洲的一些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跟中国经历了同样的阶段,在五六十年代死亡率下降以后迎来了人口迅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是鼓励节制生育,但生育决定权在家庭。

  影响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有三个因素,出生、死亡和迁移,对于中国和印度这种人口大国来说,跨国流动这种影响因素是很小的,中国每年迁移出去的大概才20万。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人的预期寿命、降低死亡率作为政府的一个目标,是政绩的一部分。所以,多数国家都把调控人口的手段放在出生上。只是调控的方式不一样,像印度是通过教育,通过提供服务,但由家庭来完成。而中国则是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数量的界限,以强制性手段来完成的。

  我想这里要回归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人口是不是太多,需不需要控制。这是来讨论问题的前提。如果需要控制,那剩下的就是手段问题了。就该考虑怎么样来分担实现这个目标的成本,中国少生了4亿人,应该说是亿万中国家庭为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南都周刊:控制生育率,印度是由家庭来完成的,没有国家的强制,你如何评价印度的这种政策?

  杜鹏:印度现在有11亿人口,再过40年,它会达到16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这就要看它在生育自由上与整个国家人们生活水平的长远改善上,做出何种选择了。

  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上一页][1][2]

(责任编辑:曾玉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杜鹏 |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