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市政协委员聂晶等在会议召开前对哈尔滨市馒头添加剂市场进行的卫生学调查结果在会上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如何能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成为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讨论热点。
1会前调查
为了解哈尔滨市面食品安全现状,市政协委员聂晶与市九三学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社对哈尔滨市四家大型超市、十六家面食品零售加工点、五家食品添加剂商店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小型面食店
使用不明改良剂
哈尔滨市面食品加工业多处于小作坊阶段,数量多、分布广,生产规模小,原料配比无定量,加工操作随意性强,导致做出来的面食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如:每个馒头投料从3.2两至3.8两不等,面团醒发时间长短不一等等。个别小型面食店在制作面食过程中使用成分不明的改良剂。
店主宠物狗
在面盆边便溺
面食店生产环境条件参差不齐。形成一定规模的面食店如动力区的欣鑫面食餐饮店、道里区的一品彭氏包子铺卫生状况好,原材料来源明确,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然而,多数小型面食店为无证经营,一个蒸箱或一口大锅、一袋面粉,一对夫妻,现做现卖。有些加工间内杂物随处摆放,甚至有的加工间内任由宠物狗进出。委员在一面食品店暗访时发现,该店的面盆随地摆放,店主的宠物狗就在面盆旁边便溺。
大超市馒头
违规添加色素
委员对哈尔滨市位于南岗、道里、动力等区的四家大型超市的15种速冻面食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四种速冻馒头添加了食用合成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关食用合成色素使用范围,并不包括馒头品种。
包装袋未标明
食品组成成分
委员对位于承德广场的五家食品添加剂店铺进行暗访。柜台上摆放着泡打粉、馒头改良剂、面包改良剂等等。有的商品包装袋上未标明商品组成成分,有的包装袋上未标明生产单位。在一家食品添加剂商店里,营业员见调查者拿起一袋“馒头改良剂”观看,格外热情地介绍起“产品”来,他说:“这是广东货,做出来的包子、馒头又白又大。”当听到调查者说要个人家使用时,店老板劝告“个人家还是不要用,这个东西对人没什么好处。”
2各方访谈
业户:哈尔滨人就认白馒头
委员在对业户进行调查时,一个面食加工点的老板告诉委员,“哈尔滨人认白馒头,本地优质面粉加工的馒头不太白,生意不好,只好换成外地面粉。外地发往东北的面粉都加了增白剂,做出的馒头很白,好卖”。
消费者:
馒头质量难以分辨
许多消费者尤其是中青年消费者在接受委员调查时表示,现在很多家庭都不蒸馒头,购买馒头、花卷等主食已成为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市民反映,由于粮油价格上涨,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面食品存在“短斤少两”现象,比如很多馒头店卖的馒头、花卷,尽管形状、个头与原来相差无几,但是用手一捏仅是一个小团,分量明显不足。当问及人们对市售面食品安全状况是否放心时,不少人显露出疑虑。消费者表示,现在馒头质量良莠不齐,凭肉眼根本看不出好坏。
3委员声音
建言委员:聂晶 鲍功民 王述强 赵晶
特邀嘉宾:刘 彤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检验师 刘 辉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齐兴娟 市九三学社社员 林 岩 市九三学社社员
有关部门应对加工点调查摸底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出台面食检测标准
购买面食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把好面食食品安全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要加强对面食品加工零售业的监督管理,各区工商局、质检局、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区面食品加工零售点进行摸底调查,加强对面食品加工零售业和面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同时,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出台面食的检测指标及标准,允许添加剂等有关成分的比例及干物质全量和加水蒸熟后的比例。
——— 加强对各大超市中速冻面食品的管理,凡违法添加合成色素的速冻面食品坚决撤下柜台。
——— 树立面食店典范,并给予优惠政策,以点带面,促进哈尔滨市大小面食企业形成良好发展势态。
——— 政府应尽快出台措施,整顿哈尔滨市食品添加剂市场,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源头管理。
——— 加大宣传力度,对消费者加以引导,告诉消费者面食品超量使用添加剂的害处,以及如何识别增白面食品。
应积极引导扶持相关企业生产放心面食建“品牌主食店”引导消费
卫生、质检、食品安全等部门应定期检查各主食生产店家,如馒头店产品的质量及规格;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监督。同时,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扶持相关企业建立“主食连锁店”,制作生产货真价实的馒头、花卷等百姓生活必需的大众化面食品,形成品牌,让广大百姓吃上放心的面食。
4专家提醒
过量使用添加剂危害人体健康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场销售的面粉中大都已经加入一定剂量的面粉改良剂,如果在加工面食时再添加改良剂,往往会导致面食品中改良剂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值。我国允许使用的面粉改良剂主要有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虽然面粉改良剂可以起到面粉增白作用,并且通过改变弹性、延伸性、持气性来改善面团质构,但是,使用或食用过量的面粉改良剂,一是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二是损害机体的重要脏器而诱发癌症;三是影响钙质的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因此,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明确规定:小麦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最大用量不得超过0.06g/kg;溴酸钾不得在最终成品中检出。
5小知识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物的天然成分,少量长期摄入也有可能存在对机体的潜在危害。随着食品毒理学方法的发展,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发现可能存在慢性毒性和致畸、致突变、致癌性的危害。目前,国际、国内对待食品添加剂均持严格管理、加强评价和限制使用的态度。
相关话题①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农村消费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已经成为继种子和农药之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的产品。由馒头话题引申开去,市政协委员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消费市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劣质食品
“转战”农村市场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市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却仍然比较突出,存在不少隐患。市民进在调查中发现,农村食品安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劣质食品“转战”农村市场;二是吃出问题大多不懂维权;三是管理环节还存在问题。
委员声音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乡接合部
委员建议,要统筹兼顾,将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从市区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偏远地区转移,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和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完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建议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将不合格食品的名单等具体情况,通过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市场终端公布出来,一方面监督市场经营者不得销售不合格食品,另一方面也提高群众的鉴别能力,将不合格食品拒之于市场之外。
监控批发网点及流动送货车
市民进建议,应加强对城市小食品批发网点及流动送货车监控,加大对其经营品种的监管,加大检查的力度和密度,从源头上遏制劣质食品向农村的流动。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小作坊”是食品加工的源头,它既加工又直接销售,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利益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通过监管,使之从食品生产加工的“黑窝点”逐步转变成为“正规军”。
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
委员建议,应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农村消费者树立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议在乡村建立申诉服务网点,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处理农村群众的消费纠纷,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来,从职能部门的监督到全民的监督,各种假冒伪劣、有毒、有害的食品将无藏身之处。
相关话题②
哈市食品安全
监测亟待完善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食源性疾病亦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市九三学社在调查中发现,哈尔滨市食品安全存在下列问题:
委员调查
食品流通中监测率不足10
%一方面,哈尔滨市某些安全监管部门缺乏检验资源,为了加强对哈尔滨市食品安全检验,正在构建检验中心、购置检验设备、招聘检验人员;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原有的食品安全检验资源近78%处于分散闲置状态。食品安全监测频次及覆盖面有限,食品流通中的监测覆盖率不足10%,不安全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随时都有可能暴发。
食品监测缺乏信息共享
各检验部门对非常规检验项目不予研究、关注;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各检验部门互相封锁信息,不能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解答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使食品安全监测失去了指导消费者饮食安全的真正意义。
委员声音
一份食品一份检验报告畅行全市
委员指出,哈尔滨市应加强食品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哈尔滨市现有的卫生防疫、质检、农牧等部门的食品安全检验资源,分区域、分行业进行科学整合分工,全方位动员,明确各部门承担的检验范围,建立哈尔滨市食品安全检验监测网络;加强哈尔滨市食品安全检验监测频次与覆盖面,为哈尔滨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建立哈尔滨市食品安全检验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实现检验监测体系内各部门互通信息,共同研究、关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委员建议,建立“一份食品一份检验报告畅行全市”的便民机制。解决重复检验、重复收费的问题,实现检验监测体系内各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结果在哈尔滨市各区、县(市)通用,达到为食品企业减负、促进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