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
垫江县白家村果农张洪彬,所种的“湖岛”牌血橙卖到越南,目前市场售价3元/公斤还供不应求。
张从2003年才开始改行种菜。此前,他在跑垫江—涪陵的客运,由于生意不好,开始做农民。这位肯动脑筋的人,从那时报纸上刊登的食品看到商机——种植绿色蔬菜。
跑客运手里积累了近10万元钱,张就从农民手里“收购”160亩土地。那时候,租普通地一亩200公斤谷子、普通田一亩350公斤谷子,且按规矩都是先租地后付钱,由于自己是个残疾人,别人不信任,农民不愿意把土地租给他。
无奈之下,只有先掏钱租土地。
土地上种什么呢?张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蔬菜水果搭配,因为果树要几年后才结果,头几年无法现金回笼,于是选择了果树和叶子蔬菜搭配的方式。例如空心菜只需要十天左右就可以上市,资金周转快。就这样,花了4万元左右租地,再花2万元左右买种子、种苗以及化肥,果蔬基地开始上马。县里为了支持农业,向张推荐了从广州引进的长形南瓜,长南瓜比圆南瓜更甜,张觉得这个产品好也开始大规模种植。
果然,由于果蔬基地离主城区近,第一车蔬菜运到盘溪后,菜贩看上了张的菜,主动与张要货,并且自己出车去拉。何况长形南瓜一面市就很受市民欢迎。第一年仅凭种植季节性叶子蔬菜,张就赚了几万元钱,挖到了第一桶金。
张想赚得更多。由于160亩规模比较小,产品品种和渠道单一,只能往盘溪市场销,无法联系大供货商。上海一企业想买南瓜,但要求每年要3万吨的量,达不到这个量只有放弃订单;市场调查中张还发现,部分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是长寿湖边独特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为扩大规模,他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目前张发展的种植面积已有1万多亩。由于田地多了,开始了规模化种植。涉及的品种有十几个:南瓜(长形)、冬瓜、西瓜、夏橙、榨菜、萝卜、白菜、血橙、广柑等。张骄傲地说,几个主要品种每年收获时,不到3米宽的公路上有很多车,一个接一个排成长龙,场面颇为壮观。
站在长寿湖边的田坎上,张的“领地”一眼望不到尽头。据称每年产出血橙、广柑以及各类蔬菜几千上万吨(如图)。至于年收入,张笑而不答。
小小血橙卖到越南,张认为这都是经济人的功劳,这些经济人有从垫江县出去的,有外地各省份的水果经销商,有自己村里种水果的农民。现在基地的销售网络基本完善,除把产品卖到越南外,还成为我市著名食品加工企业的供货商。例如,榨菜已成为太极国光厂的配送商;其他农产品送往正大集团……为让产品在市场立足,张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湖岛。
从事规模化种植蔬菜水果,张称前几年确实赚了些钱,但去年遭受大旱全赔进去了。果树枯死了好多,自己召集果农从几里外的井里挑水抗旱,无济于事,毛算一年就亏了十几万元。操作搞果蔬基地最好配深加工
果蔬基地种得好,关键是要种得巧。这里不妨将张洪彬发展种植业的经验,以及需要注意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步是土地。种植要上规模,光凭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肯定不够,因此要向政府租或向农民租。张向农民租土地的价格:田是每亩每年350公斤谷子;地是每亩每年200公斤谷子,100亩一年就近4万元。但如果在主城区附近,土地租金远不止这个价,而在边远山区,价格低是低很多但运输又成了问题。
第二步是选品种。这如同选股票,不能根据目前的市场来判断来年,比如今年卖1元的大蒜可能明年只卖0.5元,遇到丰收反而烂贱卖不起价。因此要根据综合指标来评估,上网看蔬果的国际市场动向,还要经常到大的批发市场逛。
选好品种后,必须要潜心研究种植方法。一般说来,选择果品和蔬菜混种最划算,比单种的利用率提高了很多倍,例如单种广柑,一亩地种40株苗,投产前几年产量仅2吨,价值3600元;单种榨菜,亩产3吨,价值才1800元。果树通常要求4米宽的行距,正好可利用行距,种植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五六年后果树长大了,按一株150公斤的产量,一亩地也有5吨的产量。
果品和蔬菜混种搭配,蔬菜同样要选择生长快的和生长慢的,生长快的如空心菜,一周就可以收,生长慢的如土豆等,半年才收获一次。
第三步是销售环节。要注意市场价格变化,一般要跟当地最大的批发市场保持紧密联系,每一分钱的波动都得引起警觉,如一种菜在大规模上市前每天小幅下降,那宁可早点收割早点卖,否则菜长大后可能就不值钱了。
除直接盯准主城区农贸市场外,还有餐饮企业,我市有很多餐饮企业,需求蔬菜的量都不小,可以跟他们合作。
如果数量有了规模,运作的模式又不一样了,需要联系大企业搞配送,如榨菜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比如张与太极的国光榨菜厂建立起配送关系后,每年几千吨榨菜根本不愁销售。
还有就是在网上刊登基地信息,寻找经济人。特别是北方冬天很缺蔬菜,南方保质期长的蔬菜完全可以运到北方,去年张洪彬基地的南瓜就由一个经济人运到北方去卖,今年北方提前下了2000吨订单。
网络营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大,以张的蔬菜基地为例,前年开始至今,其网络销售已占30%—40%分额。其实张目前采取的网络销售方法很简单,就是将自己产品和价格挂到县供销社的网上。张称,如果在农业产品类的知名网站发布消息,效果会更好。
参加知名农业展会也非常重要。张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先后参加了中国西部农展会、农产品配送展示会、市供销社名特优产品展示会等,不仅找到了几十个有实力的经济人,还被几家大企业看中,成为其固定供货商。
第四步是逐步开展深加工。搞果蔬基地,不解决产品后路很容易搞成“靠天吃饭”。如能搞农产品的深加工,可有效预防市场变化。
张称,以他基地的南瓜为例,作为蔬菜上市卖只能卖2元/公斤左右,而加工成南瓜粉、南瓜片就能卖10元/公斤,价值要翻几倍。
再如奉节脐橙不愁销,就是因为奉节在当地建立了深加工基地,可深加工成果汁、果精等。背景种植基地越来越多
我市规模种植农产品的基地越来越多,成型的有垫江的中药材基地、江津的花椒基地、奉节的脐橙基地等。
以垫江县为例,该县中药材基地1.3万亩,整个规模居西南地区之最,目前,基地内已种植黄柏9000亩、青蒿2000亩、瓜蒌1000亩、厚朴500亩、川芎500亩、天麻3万平方米。尤其是天麻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天麻种植基地。
再如江津的花椒,已在先锋、麻柳、龙门、几江、金泉、李市等十个乡(镇)集中成片种植花椒10万亩,其中先锋实现了3万余亩的种植规模。主要分布在鹤山坪、金沙寨两大区域和果园、香蕉、花果、青草、津丰五个园区。投产面积7000亩,年收入达2100万元以上。
除这些大型种植基地外,农民单个的小型基地也多,主要分布在我市周边区县,约有几千个。例如大棚反季蔬菜、特色水果等。建议规模化生产要买保险
搞农业种植基地的风险很大,譬如气候、病虫害、运输、储藏等因素,都可能对农产品生产造成致命的影响。
对于张洪彬来讲,2006年最懊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买农业保险。去年我市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张称,很多果树不结果,如果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分担一部分损失,自己相对就会好过一些。
他由此得出的教训就是,今后无论种植什么一定要买保险。尤其是新鲜蔬菜,由于存放时间短,销售一成问题,农产品滞销,很可能分文无收。点评农业规模化是方向
重庆德庄总裁李德建 农业搞规模化是个方向。举个例子,3年前,我也在石柱搞了辣椒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经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成型企业对原辅材料尤其是农产品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供货商能长期、持续、稳定地供货。这,恰恰是单个农民无法达到,只有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才能做到统一质量、统一营销。
记者 李琦/文 周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