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要一手打造高标准农田,一手扶持富农强农产业。集中投入,规模开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刚刚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中央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渠道,今后如何发力?
王建国: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脆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记者: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投入,如何保障稳定增长的投入势头?
王建国:我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光是各级财政的事,也不光是农民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因此,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的增长机制。
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近年来,不断探索完善投入机制。一是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2003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加8亿元。二是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降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三是财政资金采取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无偿相结合等方式,吸引银行、企业等资金的投入。四是将农民筹资投劳占中央财政投入比例降低到10.5。五是为减轻种粮农民的负担,从2006年至2009年,核减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债务44.86亿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一些财政困难的产粮大县轻装上阵,许多地方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中央财政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4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75.1亿元,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投入252.81亿元,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项目单位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483.76亿元。
记者:一些地方的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像“撒胡椒面”。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用好中央财政支农资金?
王建国: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用得不好,会使支农政策打折扣。为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集中投入,规模开发、效益开发。突出以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为重点,4年来,中央财政投入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的中低产田改造资金为129.03亿元,占全国中央财政投入中低产田改造资金的60.8%。在项目区突出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特点,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五指攥成拳,催生出新的综合生产力。加强监督管理,打破了开发县“终身制”和“铁饭碗”。农业综合开发还以开发县为单位,启动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比如在一个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主动“搭好台”,请其他渠道的支农资金“唱好戏”,这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人、财、物、良种良法一起形成合力。
记者:今后在扶持农业产业化方面有哪些新方式?
王建国:从200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启动中央财政资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集中投入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3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投资参股资金15.31亿元,扶持试点项目138个,既实现了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也显现出对农民增收的强大带动作用。如河南科迪乳业有限公司的液态奶生产线项目,带动周边约5万多农民种植牧草,带动奶牛养殖户2000余户。
记者: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王建国: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不断探索财政支农的新机制、新路子,采取七大措施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用于粮食主产区。
——继续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再提高20%,平原地区增加到每亩投入530元,丘陵山区增加到每亩投入690元。
——中央财政将加大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投入。
——继续采取有偿无偿投入相结合、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进一步突出重点,除西部地区外,单个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央财政年度投资规模由300万元—9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900万元。
——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
——新增资金继续全部安排用于投资参股经营,加大对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等。
《人民日报》 ( 2007-02-04 第06版 )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