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城市新居民王永香,在自己的单元房与孩子们在一起。姚树林摄临近年关,宜川县城党湾街一座新建的商品住宅楼前连续多日热闹非凡,原来是来自农村的20多户人家,陆续喜迁新居。这可是不寻常的乔迁,历代都居住农村的人家,从此在城市有了舒适漂亮的单元式楼房,成了正儿八经的城市人。新来乍到的城市新居民,家庭大都有个特点,即新型的“一头沉”:夫妻两地,男的在农村继续务农,女的在城内照看孩子上学,这样,做农事和教育孩子两不误,城内虽几乎全为消费,家庭的一头“沉”了点,但新居民却都说“值”。
记者在城里采访了几个新家庭,竟然都是农村种苹果的。老家住在距城25公里牛家佃乡阿石峰村的王永香告诉记者,由于早在5年前就承包了97亩退耕还林山,并全都种上了苹果、红枣和仁用杏,加上承包地上的苹果园,一年收入几万元很顺当。据记者调查,宜川县仅11万多人口,全县苹果达20多万亩,近几年年收入5-6万元的农民家庭为数不少。有了收入保证,农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后代的教育,为孩子教育投入让其到城里上学成了农民的新追求。近来,宜川县城内人口急剧扩张,从两三年前的3万人迅速增长到目前的4.6万人。据统计,目前全县城内8所中小学和5所幼儿园的总人数占城内居民的1/3。人多,房地产生意就旺。2003年以来,宜川每年新建商品楼20-30栋,竟然供不应求。在总需求中,农村新需求户超过城内老住户。果农花十多万元买房很少贷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每年收入稳定,花了再挣,进城换种生活方式,并有利孩子的教育,多好啊!(本报记者李佑民)点评宜川出现新型家庭“一头沉”令人兴奋不已。它让我们看到,开始富裕起来的农民眼光有多远、追求有多高!然而,这一新闻的另一面,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农村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农民的新需求。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持续富裕、农村的文明进步,更关系着城乡和谐、社会稳定。但愿我们的所有家庭都不再出现“一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