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巴格达市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清扫手术室地面上的血迹。 新华社/法新
新年该有新气象,看来布什也有这个想法。在1月23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民意测验跌至最低点的他呼吁全国团结,进而提出对伊拉克的增兵计划,希望可以加强威慑,稳定伊拉克局势。以众议长佩洛西为代表的民主党人群起攻之,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霍耶、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和参议院多数党督导德宾当天也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反对。
刚刚开场的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哨战中,增兵问题自然是众多准候选人表述立场、清楚面目的核心问题之一。
自2003年联军入侵伊拉克以来,美军士兵已经死亡3000人以上。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指出,2006年里共有34452名伊拉克平民在各类暴力事件中丧生。伊拉克仍然遍地硝烟,不要说恢复经济重建国家,就连普通公民的生命也无法得到保障。布什2003年5月2日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踌躇满志地宣布“使命达成”的情景,现在无疑已经成为对该政府战略制定能力和执行能力的灾难性嘲讽。美国将近4年在伊拉克的无能表现和酿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但极大消耗了终战甫初当地居民的一些希冀和善意,更使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势力无颜以面江东父老。劳心费神日渐衰老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也为此将提前交棒,以平息工党内部的逼宫。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前反对无果,不无悲观地说:“你把一个东西打碎,那它就成你的了。”到底是上过越南战场的老兵。
美国进行了一场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战争,4年之后的今天,美国人有些坐困愁城:全面撤兵,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到别人家里搅得乱七八糟,也不收拾干净,拍屁股就想走人?何况伊拉克军队根本没有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这向反政府军武装发出了鼓励的信号,也向全世界发出了美国政策不连续和软弱的信号:全面增兵?越南战争是美国人内心最深的伤疤,刻满了58156名士兵的黑色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分明是这最鲜明的象征。1975年西贡美国大使馆屋顶飞起的最后一架直升机在身后抛下一群绝望的人们,这个镜头已经烧灼着美国一代人的心头。随同这个画面定格的还有伯克利校园里的风潮,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大火,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斯卡布罗集市》,觉得生活像一盒巧克力的阿甘……那是整整一代美国人的迷惘。
前进还是后退?这个问题其实从美国建国之初就开始纠缠着这个现在有些进退失据的国家。
而眼下,无论我们入睡还是醒来的每分每秒,伊拉克的人间炼狱都在持续。(杨宁)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