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
这些年,择校费遭受舆论诟病,可谓是一波比一波汹涌。
最近,在广东省两会上,先是有孟浩等32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在该省废除公办学校择校费。而后,广东省副省长宋海表示,对待“择校费”的问题需要持审慎的态度,在当前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纯宣布取消“择校费”,还不到时候。
择校费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政府以公共财政投入办起的“名校”,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共产品。而收取择校费,就是以公共产品来进行牟利,显然有失公平与正义。
道理非常简单明晰,但在现实中,择校费为什么屡禁不止,阴魂不散?其实不难理解,就像房价背后隐藏着特定的既得利益者,择校费也是同样如此。因为失去良好的公共财政体系支撑,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为了换取不当利益,就借助择校的手段,以收取择校费来制造出教育领域的“恶的市场”。当一些权力机构本身就不愿意抽出长久陷入利益泥潭的双腿,取消择校费又怎么能让人有良好的预期呢?
话说到这份上,似乎令人非常沮丧绝望。所以,很有必要向公众展示一些“亮色”了。这个“亮色”叫“铜陵奇迹”,是此前许多媒体都报道过的,说的是安徽铜陵这个仅有70万人口的小城,却是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人间天堂”。原来,在这个小城市,“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在这个城市,盛行于全国的“择校风”已然风平浪静。
那么,“铜陵奇迹”秘笈是什么呢?“我们只不过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照做了而已”,这就是当地官员给出的答案。乍一看,这个答案何其苍白,冷静思之,这岂不是一个“黑色隐喻”,可谓是直指要害。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择校费问题背后,教育资源失衡的背后,恐怕更多的是“遵规守法”的缺位,连《义务教育法》、《教育法》之类的法律都敢漠视,教育公平又怎能不被漠视?择校费现象又如何得以遏制?而只有法律之剑才能斩断伸向公共利益的权力黑手,实现取消择校费目标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