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异常旱灾,我省共完成抗旱灌溉面积3180万亩次,城乡人饮供水14亿立方米,抗旱措施减免粮食损失144万吨
本报讯 (记者 刘国英 通讯员秦延安王健)据省水利厅估算,2006年,面对异常旱灾,我省共完成抗旱灌溉面积3180万亩次,城乡人饮供水14亿立方米,抗旱措施减免粮食损失144万吨,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
去年我省各地出现了四个时段的严重旱灾,尤其是夏伏连旱,陕南中西部地区遭遇了范围广、时间长、程度重的五十年一遇特大干旱,全省累计受旱天数138天,因旱受灾人口1120万人,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3090万亩次,累计有166.53万人次、73.44万头大家畜发生饮水困难。
面对严重干旱,省防总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及时组织联系气象、农业部门进行干旱会商,制定防抗对策,并在全省率先举行了防抗Ⅰ级干旱灾害演练,指导安康、汉中、榆林、渭南和咸阳等市适时分别启动了Ⅲ级、Ⅱ级等不同级别的抗旱应急响应;在旱灾发生发展各个阶段,紧急联系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及时动员组织各级抗旱服务队和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应急措施防抗干旱,充分发挥了水利设施的抗旱减灾作用。据统计,全年共出动送水车2.165万辆次,累计解决了旱区126.83万人、51万头大家畜的吃水困难;根据抗旱用水供需动态变化,实施大型灌区水量统一调度,加强了冯家山、桃曲坡、石头河、王瑶、石砭峪、石门、河、二龙山、尤家峁等大中型水库水源调配力度,保障了城乡生活生产用水,最大程度缓解了重旱区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