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上海人大代表刘伟国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由政府发放教育券解决在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持有教育券的人可以依法享受应有的受教育权利,收到教育券的学校可以获得政府财政的补贴,教育券的具体办法制定可以组织专门人员进行。
刘伟国是上海宝山区教育督导室主任,他所在的宝山区就有55所民工子弟学校,4.6万多名农民工子弟。他认为,在沪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应该享受公平的教育。
“目前上海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一般是进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即使进了公办学校也处于二等公民地位。”刘伟国建议,通过市级财政拨专款,给他们发放“教育券”。通过市政府对持“教育券”入学人数众多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让努力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的区级政府不但不吃亏,还能够获得利益、得到鼓励和支持,从而根本改变目前下级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否则下面的区县办得越好,收的学生就越多,压力就越大,怎么可能有积极性呢?”
就教育券的使用,刘伟国提出了四条建议。首先是给中心城区农民工家庭子女持政府发给的“教育券”,逐步过渡到持券就近入学,分阶段使新上海人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同城待遇。
其次,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区域,放慢公办学校“小班化”节奏,招收持有教育券的民工子女,使政府公共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再次,随着生源的减少,上海高中阶段非重点类学校已出现生源部分短缺。这些很好的师资和设备,应当用于向初中毕业的持有教育券的民工子女提供高中阶段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此外,可腾出一些富余校舍开办专门的民工子女学校。以教育券作为政府补贴,扶持符合条件的,关闭不合条件的。
对刘伟国的建议,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张大同表示,上海的学校不接受民工子弟,主要牵涉到教育成本的问题。如果能推出“教育券”,民工子弟将能享受到同等教育的权利。只要孩子的父母在上海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让孩子得到上海的教育机会,而两地由于教育成本的不同所产生的差价,仍然由其承担。
“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上海还是全国最高的。”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新校校长刘京海说,“教育券是个不错的设想。而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职业高中也不妨先对这批学生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