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田慧舒
广州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南方城市5岁儿童近视发病率为3.3%,而15岁人群近视发病率上升至73.1%,更有广州青少年近视患者年增10万之说。而专家指出,寒、暑两假是青少年不注意用眼而导致近视发生或加深的多发时期。
假期成青少年近视高发期
小慧妈发现才读小学4年级的小慧总爱不自主地眯眼,尤其是望远时。上学期还好好的,这学期就近视了?
小慧妈的担心不是没有共性的,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项道满告诉记者,不少家长都埋怨自己没注意教导孩子保护视力,假期前还正常的视力,假期过后却发现近视了。项道满指出,孩子生性好动,即使做作业也爱跪着、蹲着,就是不爱端端正正地坐着写字;他们还喜欢躺着看电视,猫在被窝里看书;高年级的小朋友则爱长时间地上网、用电脑。久而久之,长期维持这些不良习惯就会使孩子视力下降,还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家长必须纠正孩子的不良坐姿和用眼习惯。
6-18岁孩子最易近视
项道满主任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远视、散光、斜视问题比较突出,到了6岁至18岁之间,孩子则以近视为多发,而且我国青少年近视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主要是因为6岁后,孩子的视力基本发育完成,此时一旦形成近视,则很难再改变复原。另外,6岁后的学龄儿童,由于读书而要经常用眼也造成了孩子容易近视。特别要注意的是,若小于6岁的孩子本身有高度远视或远视引发的散光,属于病理性的远视,则可能由于用眼过度而使原本的眼病加重,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处理。
“假近视”不注意变成“真近视”
童童去年放暑假前视力还属正常,可暑假过后检查才发现两眼视力都下降到了4.3,童童妈心想这不过是假性近视,毫不紧张。
孩子不注意用眼导致视力下降,家长有责任,孩子视力下降后放任不管,家长更不应该。项道满告诉记者,有的家长对假性近视的认识有明显误区,认为有了假性近视就不会得真性近视。专家指出,假性近视首先会出现视力暂时下降,但散瞳后的屈光度是正常的,但假性近视若没有得到控制和治疗,最终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专家提醒
远眺是最好的护眼方法
不少家长由于心急乱投医,认为眼药水、眼按摩能转近视为正常。专家认为,这些外用物在某种阶段、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起到延缓作用,能或多或少地缓解眼疲劳,对于不得已长期用眼而又有条件的人来说,可以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分迷信。
专家称,既然孩子的近视是用眼过度、不正确用眼,造成疲劳形成的,就应该多适时放松眼部结状肌。项道满指出,可用最不花钱、最方便的护眼方法———远眺来放松结状肌。具体方法是,每用眼工作或作业45-60分钟,就应眺望无限远15分钟左右。因为人眼在眺望远方是不需要调节结状肌的,结状肌是处于最放松的状态。
每年寒、暑两假,到医院进行眼疾治疗的学童大增。梁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