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金公司的行业组织——美国投资公司协会最近在全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7%的被调查者认为共同基金是“受欢迎的”。这是该项调查指标连续第10年超过70%,也是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最高值。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底,美国共同基金管理的资产达10.281万亿美元,在全球基金市场占据了53%的份额,相当于美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4%。
1924年美国建立了第一只共同基金——“马萨诸塞投资者信托”,当时其资产规模只有5万美元。经过80多年发展壮大,共同基金已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有5490万个美国家庭,即全美48%的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者达9600万人,即平均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共同基金持有者。在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中,共同基金所占比例高达47%。
美国人为何如此青睐共同基金,这要从其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优于股票的安全系数以及养老金体制说起。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在1997年到2006年,约80%接受调查的基金持有者表示,共同基金优异的市场表现是他们青睐基金的首要原因。
调查显示,基金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满意程度由以下因素决定:基金的业绩表现、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熟悉程度、专业财务顾问的观点、金融市场的现状、家庭和朋友的意见、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基金公司的媒体宣传。其中对基金的业绩表现所占比例高达44%。
不难看出,大部分投资者将共同基金的业绩表现作为选择基金的最重要因素。对直接投资股票高风险的回避也是美国人热衷于共同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股票通常比基金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息息相关,一般民众对选择股票和债券信心不足。调查显示,42%接受调查的基金持有者表示,正是由于股市波动风险太大的原因,他们选择了比股票更为安全的共同基金。购买基金不仅可以让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来替自己完成保值增值,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实现投资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
实践证明,共同基金的表现的确不负众望。2006年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5%,是三年来最好成绩。其中投资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回报率甚至高达36.9%。
此外,共同基金的蓬勃发展还与美国养老金体制密不可分。美国自1981年实行固定缴费的401K养老金计划以来,养老金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员工从其工薪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放到个人的养老金账户中,企业也相应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放进个人养老金账户,留作员工日后养老之用。按照美国的税收制度,这部分投资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即个人和企业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从应纳税基数中扣除掉。
随着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人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金市场日益庞大,需要稳定且能增值的投资渠道,这更使共同基金成为首选。目前养老金已是美国共同基金的最大资金来源,所占比重高达65%。这样,养老金计划已经成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主要渠道,超过60%的持有人通过这些计划拥有共同基金。养老金的不断积累和壮大,也为美国的基金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