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月6日,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1991年到2005年15年中,中国累计减少使用能源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王邦中透露,我国正制定计划,限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据建设部数据,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 |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全国计划,限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这将是中国首次就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发布内容广泛的官方文件。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日采访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王邦中时,证实了这一消息。
同日,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和气候变暖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等,向媒体通报。
15年减排18亿吨二氧化碳
秦大河说,从1991年到2005年15年中,中国累计减少使用能源达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
过去20多年,中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另外,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造林累计净碳吸收量大约为30.6亿吨二氧化碳。
科学家们认定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自18世纪末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35.4%,这主要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有关。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重大不利影响。
千年后海平面升高约7米
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9摄氏度到4.6摄氏度,将带来高温、热浪、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将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约7米,中央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秦大河说,自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1年发表第三次评估报告以来,基于大量更新、更全面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175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呈增暖趋势。1850年以来的仪器观测结果在全球平均气温、大范围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方面支持了这一观点。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有关
秦大河说,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有一定影响,去年在中国发生的几次台风,就和全球气候变暖分不开。今年冬天气温偏高,北京白天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上,这也和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联。
去年8月,我国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风力最强的台风,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一些地方发生罕见的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对此,秦大河解释说,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会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
中国气象局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暖后,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同时,随着气候的变暖,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温度日变化减小,这在我国北部冬春季表现最为明显。
|
[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