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作假 宣传不实
消费者难辨家电庐山真面目
刚刚爆出乐金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存在不合格翻修作坊长达8年之久的丑闻后(《LG承认“地下翻新工厂”存在》),1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近期电冰箱质量抽查结果,13个省、市42家企业生产的4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3.3%,不少产品夸大有效容积和节能效果,产品标注、说明书不规范。
■ 本报记者 李小健
能效标识作假严重
2005年3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家用电冰箱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和《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规定:规则中两大类家电产品必须贴上“能效标识”才能在市场销售。“能效标识”成为产品是否节能的一个标志。能效标识参考了欧盟的能效标识方法,直接明示了电冰箱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分为1、2、3、4、5共5个等级,数字越小代表能源效率等级越高,节能性能好。
但是,一些商家用私自印刷的假冒“能效标识”贴在电器上,以提高产品销售量。次此抽查显示,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厂家在能效标识上作假情况非常严重,其中,南昌齐洛瓦电器(集团)总公司2006年9月生产的“齐洛瓦”电冰箱,标称能源效率等级1级,实测只有3级;浙江海利士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9月10日生产的“海利士”双温卧式冷柜,标称能源效率等级2级,实测为4级;青岛德莱维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10月生产的“德莱维”冷藏冷冻转换柜,标称能源效率等级5级,实测大于5级。
部分厂商承认不达标
抽查结果很快就传到上述42家厂商。1月31日,南昌齐洛瓦电器(集团)总公司一位洪姓总经理助理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生产的“齐洛瓦”电冰箱的确存在能效不达标的问题。幸好的是,当时批量生产的数量不多,目前,公司正着力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但对已售出去的电冰箱未有明确的处理办法。
青岛德莱维电器有限公司一位王姓职工称,公司所有员工都知道这一消息,公司高层表示积极应对,但尚未有任何解决办法公布。
为此,记者走访北京市几家知名电器卖场,没有发现上述几种能效标识作假的产品。一位家电促销员说,现在处于销售淡季,冰箱不好卖;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少厂家的宣传也就过于夸张。
虚假宣传普遍存在
冰箱的耗电量与产品标识不符,一直是消费者与生产厂家产生纠纷的主要矛盾。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觉,冰箱的实际耗电量比产品标识要高3倍左右。
而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法,冰箱的耗电量都是按照GB/T8059.1~4中的有关规定,在标准工况下进行测量所得到的试验室平均数据。所谓标准工况是指:外界温度恒定在25度,不开关冰箱门,冰箱与其他物体间隔大于15厘米,环境风速不大于每秒2米下的环境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测出的能效指标一般只存在理论上的可参考依据。而目前冰箱厂商纷纷将这一试验室数据当作宣传口号和产品卖点,而对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冰箱时,往往被这样的细微的耗电性能所迷惑,多花费几百元购买了比其他产品更能省电的冰箱回家后,却无法得到实际的省电效果。
为了抢夺市场,家电行业的厂商之间展开了竞争激烈的价格战、技术战等,最后甚至不惜欺骗消费者,谎称自己的产品通过某某机构质量保证,符合某某标准,这种现象不仅局限在冰箱这一类产品,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电子产品中。
一位黄姓市民告诉记者,去年“黄金周”时,在北三环一家电卖场促销,他买了一款节能型的电热水器,由于加热一桶70摄氏度的水需要花费近两个小时,每天早上上班想用点热水,就得整个晚上别关电源,先把水加热好再保温,耗电非常大,现在都很少用。他说,当时,对促销员介绍的产品节能、环保等功效和特点印象比较好,加之促销价格更能让人接受,遂选择了国内某著名家电厂家的产品,现在用起来却感觉不到节能环保功效。
另外,在彩电等家电产品中,虚假或故意混淆概念的现象更为普遍,在色彩处理技术、动态对比度等关键指标上,消费者往往处于不知情的弱势地位。据业内人士介绍,彩电像素的定义明确红、黄、蓝三个色点属于一个像素,而一些企业在宣传时故意将红、黄、蓝三个色点分开作为3个像素计算,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像素提高了3倍。在大多消费者眼中,彩电的像素越多,可显示色彩越多,显示效果也就越好。彩电厂家就在媒体宣传广告上大肆宣传,宣传自己拥有几千亿色的色彩处理技术,但实际人眼根本无法分辨出如此多的色彩。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