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仅靠商用车单腿走路的江淮跻身全国汽车业十强,当年,江淮递交了生产轿车的申请。两年后的今天,发改委终于点头批准。然而,此时的国内早已腥风血雨,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江淮拿到的准生证在业界看来不啻为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杀人,搞砸了自杀。
江淮轿车获准生产
江淮为生产轿车预备的3500亩土地终于没有浪费。2月2日,江淮汽车(600418)发布公告宣布,发改委于近日正式批复了江淮汽车集团的申请,江淮获准生产轿车。
来自内部的消息是,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将正式批准的所有程序转给了安徽省发改委。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轿车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工业[2007]159号)中,发改委表示,鉴于江淮汽车集团符合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原则和跨类别生产轿车的基本条件,发改委同意其在现有生产设施的基础上增加轿车品种。
记者在发改委官方网站没有查到相关批复文件,但是有一个公告引起注意。1月16日,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2007年第2号公告中,出现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在这份公告中,江淮汽车列入汽车生产企业“产品扩展”之列。产品扩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产品线延长,二是产品新型号出现。
显然,在发改委看来,江淮本身就是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生产轿车只是增加产品品种。
不沿用JAC品牌
据悉,江淮轿车投产后,将先以排量2.0L的中高级C级轿车切入市场,价格预计为15万元,这款车在2006年4月10日就通过了碰撞试验。目前,江淮已经完成了轿车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十余款车型的储备已经完成。从今年起,江淮将陆续推出C级、A级(小型)轿车和B级(中档)。据江淮董事长左延安此前私下透露,江淮轿车将在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亮相,7月份正式上市。
“从C级车入手,目的是先在市场上树立一个高端品牌形象。”江淮人士表示。按照江淮计划,2007年上半年首先推出一款长4.8米的C级车,继而在下半年推出一款4米、排量为1.0L和1.3L的A级车;在此基础上,2008年一款长4.5米左右、排量为1.5L和1.8L的B级车会跟进,计划全年总销量将达到7万到8万辆。
记者获得的消息是,江淮有意设立专门的轿车公司,上市公司江淮汽车初期只持有轿车公司40%股权;江淮集团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以现金入股并持有40%股权;剩下20%股份则由合肥市政府的直属企业持有。等到轿车项目开始盈利,上市公司再采取对集团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集团所持有的股权。据悉,江淮将启用一个专门的轿车品牌,不沿用目前商用车的JAC品牌。
对此,江淮的态度还是一贯谨慎。江淮汽车董办人士表示,目前只公布获批消息,至于轿车计划则还没有完全确定,他表示,接下来每一步江淮都将有详细公告。
营销能力有待考验
对于获批的消息,一贯谨慎的江淮表现出少有的高调,然而,外界却并不十分乐观。
“江淮获得轿车牌照,是实现了一个愿望,但是,按照目前市场的发展形势,只能给予‘中性’的评级。”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董建华把获得轿车牌照比作双刃剑。他说,上马2.0L排量的轿车,品牌、质量等竞争力跟合资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与2005年上半年不同的是,目前合资企业将大部分的资源都集中到中高级领域,竞争惨烈。目前真正进入中高档轿车的本土企业确实只有上汽荣威和一汽奔腾。奇瑞和华晨曾经进入这一市场,但后来也逐步调整定位。
如果不理会市场变化,资金、营销实力正是江淮轿车的现实压力。资金方面,去年7月江淮曾宣布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约13亿元,用于“年产6万辆小型多功能乘用车项目”。虽然MPV项目资源部分可与轿车共享,但再融资方案能否获批还是未知数。营销方面,商用车出身的江淮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经销商网络。
在江淮看来,做轿车不一定是找死,但不做,却只能是等死。
数据表明,近几年商用车销量比重正急速下降,2006年商用车与乘用车销量比降为28∶72,而2000年这一比例是5∶5。江淮本身也可以说明问题,2005年江淮是中国汽车的第9名,是前10名企业中惟一没有轿车产品的企业。但在轿车销量大增37%的2006年,前10名里没有江淮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