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小企业不代表广东燃气灶实力
“央视曝光的15家燃气灶企业,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不能代表粤企的真实水平和实力。”针对上周央视曝光15家粤产燃气灶作假事件,广东省燃气具协会会长李卫国昨天在媒体沟通会一开场就作出上述表态。
曝光有助行业整合
据悉,广东燃气灶在国内发展最早,目前有燃气灶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近300家,年产量在2500万台左右,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近八成。由于产业配套发达、配件齐全,例如面板、炉头和分火器设置火盖等都有专业的配套厂家生产,因此滋生了一些偷工减料、不负责任的小厂。“此次央视曝光的15家企业正是这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岑、佛山顺德新地塘等地,不能代表粤企的真实水平和实力。”李卫国进一步告诉记者,作为我国燃气灶具的主要产地,全国80%的燃气具生产企业都集中在佛山和中山,还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名牌产品”及“中国驰名商标”。“央视此次将这一现象曝光,引起广大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以及执法部门更大力度的清查。对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李卫国说,通过央视曝光将有助于将损坏广东燃气灶声誉的违规企业加速清理出局,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违规企业将被查处
记者从广东省质监局获悉,在央视曝光违规企业后,省质监局已组织开展燃气用具专项查处行动。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1月30日,全省质监部门共检查企业24家,立案查处案件12宗,查获涉嫌不合格燃气灶3825台,并于近期到中山、顺德等重点地区进行督查,稍后将根据问题严重程度不同,提请发证机关作出暂停直至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决定。该负责人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全省质监部门对生产燃气灶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规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新闻背景
15家粤企燃气灶不合格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1月27日播出了名为《危险的燃气灶》报道,央视记者在广东中山和佛山随机走访了15家燃气具生产企业,发现几乎家家都在违规生产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燃气具,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如中山好太太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安装不能真正起到熄火保护装置的感应针的燃气灶,却大批量外销售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在使用这种劣质燃气具时,如果出现意外熄火,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极易发生爆炸,也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神驰电器燃具厂,不仅违规生产单针头的燃气灶,部分嵌入式燃气灶具从外观上看倒是有两个针头,但其中一个针头只是个摆设,里面并没有真正安装电子阀、脉冲点火器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