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鹰也能拍得这样酷
2005年8月的一天,鲁西,济南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现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数百公里外的某战区,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演指来电:“命你部战机迅速奔袭至×号战区,对‘敌’实施空中突击!”
少顷,6架新型战机在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复杂天气条件下,冒雨起飞、穿云破雾,空中密集编队直达作战空域,电光闪烁处,火箭弹齐发,集群火力直射“敌”要害目标……参演机群对地攻击一次进入、全部命中,向全世界展示了国威军威。
机群的带队长机,正是该团团长、特级飞行员王洪勋。
“威武、凶悍、透着睿智和机警灵气”,这是8年前,王洪勋第一次看到某新型战机时的感受。那时,他还是一名飞二代战机的飞行副大队长。
老机与新机相比,火控、雷达、电子对抗等性能不能同日而语,面对新机,一股强烈的驾驭欲望和必胜信念在王洪勋心中油然升起。
仗剑还需练苦功。王洪勋深知,未来战场瞬息万变,作战方法千变万化,仅仅满足于新型战机的高性能只会被动挨打,必须创研管用的新战术新战法,才能实现未来战场决战决胜的终极目标。
战机在空中的能量运用是王洪勋在战法创新道路上遇到的一大难题,就像长跑运动员何时保持体力、何时冲刺一样,战机空中能量积蓄和释放的时机将对空中“敌”我态势瞬间变化产生巨大影响,若收放时机掌握不好不仅容易造成被动,而且还会受制于“敌”。
为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这一瓶颈问题,王洪勋和战友们从零开始,从搞透敌情、我情和复杂战场环境入手,潜心研练克敌战法,先后查阅了外国空军作战运用的12类40多万字资料,对各类战机的性能、武器、技战术特点等进行量化对比分析,计算了50多万个数据。
在搞清理论的基础上,王洪勋大胆创新新战术理念,提出了动势能转化的想法,从战机空中占位、能量存蓄、加力时机、高度保持等多个方面,精心设置百余种想定展开创新攻关,逐一展开试验排查,在战机编队、截击攻击方式、抗干扰方法等关键环节上,王洪勋和战友对空中战机态势、动作仔细进行推敲琢磨,进而得出一整套空中战机科学布势的经验体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战机的作战效能。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攻关和试飞验证,创新出多套空战战法,被空军在同机型部队广泛推广普训。
当别人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王洪勋紧绷的心弦却始终没有松懈下来。在分析研究美伊战争,深入了解高技术条件下信息战的特点后,他认识到,未来空战既要打战法、打对抗,更要打信息,信息不灵,战机在空战中无疑就变成了瞎子、聋子、活靶子。2004年年底,王洪勋所在团接受了上级交给的一项科研试飞任务,此项任务恰好解决的是信息传输问题,如试飞成功,将解决大机群协同作战难题,对空战战法创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机空战将如虎添翼!真是天随人愿,深知其重大意义的王洪勋又一次主动请缨,勇挑重担。
试飞中,王洪勋和战友们发现,某机载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信息传输质量。带着疑问,他们专门请专家来队授课,认真学习有关信息传输方面的高科技理论知识,着重在系统不同设置、飞机不同位置等影响系统作战效能发挥的重点问题上深挖细抠。王洪勋带领大家不知走过了多少个循环往复,经过进一步试飞论证,他们终于走出了只有在一定距离条件下才能进行信息传输的误区,掌握了新装备多种空中信息传输方法,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王洪勋的带领下,该部队的战斗力得到迅猛提升,先后填补了多个高难战术课目空白,共有20多人成长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空军级保留技术骨干,先后向兄弟部队输送大量飞行、机务骨干,全团绝大多数官兵都经受过重大任务的考验,具备了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应急作战能力。
王洪勋7宗最
NO.1入伍以来最难忘的一件事:第一次驾机升空,翱翔蓝天。
NO.2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下部队时的第一任师长,现空军参谋长赵忠新,从他身上看到了对飞行的挚爱,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
NO.3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NO.4你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NO.5你最崇拜的一位军人: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NO.6你最喜欢的一首歌:爱拼才会赢。
NO.7你今后最大的愿望:练就过硬本领,带出过硬团队。第[1][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