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副局长奥赖利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将在一年内实现实战化。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进展及其反导作战能力,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布什政府上台后,将原来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合二为一,统称为导弹防御系统(MD)。
美国在导弹技术方面虽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和科威特的“爱国者”导弹防御部队总共发射了24枚拦截弹,对伊拉克所发射的20余枚导弹中的9枚进行了有效拦截并予以摧毁,基本上是2—3枚价格昂贵的“爱国者”导弹拦截1枚并不值钱的来袭导弹。此外,因分不清敌我,还发生了“爱国者”导弹系统攻击联军的飞机以及美空军F—16战斗机攻击“爱国者”导弹系统雷达的事件。当然,一旦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达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地步,美国的军事威慑力和干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防御”对象是谁?去年朝鲜试射导弹后,美国大力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反导能力,超出了“对付朝鲜”的实际需要。美国还以防止伊朗向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发动导弹袭击为由,计划在波兰和捷克设立导弹防御基地。1月26日,美国成功在夏威夷考艾岛附近进行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导弹拦截试验后,有美国官员表示,朝鲜、伊朗不构成威胁。按此逻辑,能够“威胁”美国、或者说美国要“防御”的,是“另有其人”了。针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这一举动已经对整个欧洲—北大西洋安全体系产生了负面冲击,“美国在欧洲建立这一系统的动机值得怀疑”。
在美国的鼓动下,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已经加入或表示要加入美国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行列。无疑,这将助长美国实战化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心,进一步增强其战略优势,加大军事力量对比的不对称,破坏国际战略力量的平衡,同时将造成导弹防御技术的扩散和该领域的军备竞赛。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一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