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生 本报记者 张鸣霄
想在春节期间买到物美价廉进口水果的市民,愿望恐怕要落空。早在去年年末,就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入世”5年的过渡期在去年12月11日结束,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产品关税从入世前的23.2%降至15.3%。
洋水果价格不降反升
可事实上,本月初以来,相比国产水果,本地市场上经销的进口水果价格还是高高在上,有的甚至不跌反涨。以美国红提为例,登阅“哈达市场果品价格行情网”可以获知,该市场水果精品厅里的美国红提2005年2月批发价是200元/公斤,2006年2月是280元/公斤,今年则是300元/公斤。此外,缅甸的哈密瓜、泰国的皇帝蕉、美国的青伽俐果、越南皮梨、澳大利亚澳芒、日本的早春红玉西瓜等进口水果的价格也同比增长2%—10%。
进货渠道不畅是主因
据哈达果菜批发市场精品水果厅负责人王谦介绍,进货渠道不畅是造成进口水果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从东盟五国的“零关税”水果来看,虽然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我国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的水果实施零关税,但由于哈尔滨销售商至今未与东盟任何一个国家建立水果直接贸易合作关系,东盟洋水果的购进不得不经过多个中间环节,以致两年过去了进口水果价格仍然降不下来。
没有与世界上水果主产地建立直接的贸易合作关系,也是入世5年农产品关税大幅下调对哈尔滨市进口水果价格未产生撼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王谦介绍,目前哈尔滨地区进口水果的货源主要来自广东、海南两地,进口水果一直是受制于南方水果批发商的“转手买卖”,影响定价的因素较多。比如交通运输、中间环节、天气原因、供求关系等,此消彼长,价格难以走低。“转手买卖”还派生出另一弊病———假洋水果的出现。一些经销商称,现在属于卖方市场,上一级的经销商说是哪儿进口的就是哪儿的,也不敢多问,怕伤了和气断了关系。
冷储设施薄弱增加洋果成本
进口水果价格“坚挺”的另一个原因是哈尔滨市果品保鲜冷储设施薄弱。多年从事进口水果批发的哈达果菜市场业户吕秀梅向记者诉苦:如果进口水果在哈市的日销量超不过10吨,哈尔滨就没人敢大批量进货。进货量少了,价格上就难享受到优惠;进多了,拉回来又没有地方保鲜存放。正是因为销售量不是很大,本地果贩只好硬着头皮去拿经过三四次转手的高价进口水果。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只有哈达果菜批发市场内建有一处保鲜冷库,建筑面积为一万平方米,市场主办方按车型、件数和面积向经销商收费,但租库冷藏的高昂费用无疑又增加了进口水果的成本。
畅通渠道减少进货中间环节
可以看出,短期内,哈尔滨市进口水果的价格还不会较大地受关税影响。正如市质监局农业标准化处处长、市政协委员关光毅所言:进口水果要走近哈尔滨普通市民,让市民享受到零关税及入世带来的好处,还得从疏通进货渠道及完善水果保鲜冷储设施着手。同时,农业、外经贸等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哈市的进口水果经营大户与国外大型果商合作,设法在产销挂钩、规模经营上下功夫,以保证有能力与东盟等国家建立起直接的贸易合作关系,尽量减少进货的中间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