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外贸大港”添罕见物证
本报讯记者张演钦、通讯员尚杰、实习生梁瑞琪报道:最近,广州革命广场(即文明路省博物馆广场)和北斋在考古发掘中出土大批珍贵文物,佐证了广州作为东方著名外贸大港的地位。
唐宋时期众多北方名瓷出土
考古专家介绍,此次发掘出土了大批明清青花瓷片,品种多样,窑口众多,既有来自江西景德镇窑系的产品,也有广东饶平九村、梅县大铺窑等地的器物。由于是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的地层相对明确,这对于青花瓷器的断代具有科学的标尺意义。唐宋地层出土众多的陶瓷器,既有唐代著名的湖南长沙铜官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安徽寿州窑、河北邢窑的产品,也有来自粤东梅县的水车窑和珠三角的高明窑产品;既有宋代江西湖田窑、吉州窑、浙江龙泉窑、乍浦窑、福建同安窑、建阳窑的产品,也有广东潮州笔架山窑、广州西村窑、佛山奇石窑、南海官窑等的瓷器,这些窑口器在当时都是我国重要的外销瓷。唐宋时期众多北方著名窑口产品在广州被发现,佐证了广州当时是东方著名的外贸大港,许多著名窑口的瓷器都经过广州销往海外。
文化遗存上限远至南越国
此次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用地属于城市遗址。遗址地层是人们长期活动丢弃物堆积形成的,期间亦存在过水井、房址等文化遗存。从地层的形成来看,最早的文化地层为唐代文化层,其后宋、元、明、清直至现代各时期的地层堆积均有发现。而出土文物的年代,上限可至南越国时期。即是说,起码从南越国时期开始,这一带就有人类活动了,到唐朝,人类开始在此建房居住。探方发掘中发现的宋代砖砌水井、房子遗迹和地层打插木桩,便是很好的说明。而革命广场东侧探方发现的红砂岩建筑遗址,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岭南建筑用料“在清初以前多用红砂岩石、清初以后多用麻石”的特点分析,其建筑年代应为明至清代早期。考古报告认为,此次考古工作未发现有必要原址保护和进一步扩大发掘的重要古代文化遗存,因此“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可以进场施工”。(侯颖/编制)tryshowAd(3,0,1);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