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制作屯头宫灯藁城灯展中的鲤鱼灯藁城灯展藁城灯展
本报记者刘丽普/文 本报记者韦佳/图
车子驶进藁城屯头村的那一时刻,记者真切地嗅到了那扑面而来的“年味儿”:村庄主街道上车水马龙,街道两侧挂满了红艳艳的红灯笼,圆形,冬瓜形,糖葫芦似的串形……应有尽有。一户户农家里不是挂着灯笼,就是码放着一箱箱准备外运的包装箱。视线所及之处,到处是随风飘曳的红色,令人生出一股激动和欣喜……
这里的红灯笼,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叫做“宫灯”,这也是屯头村特别引以自豪的。
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扎宫灯,并销往全国各地,不仅挂到了天安门,还挂到了海外的很多地方。时下,那个流传着美好传说的宫灯,承载着喜庆、祥和和欢悦,并已成为屯头村敲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关于宫灯上的每一个部件,不出村都能买到。”村支书李文奇说,屯头村就是一个宫灯的大市场。
村里人人会扎宫灯
2月9日,腊月二十二。
屯头村里扎宫灯的人家大部分都已经结束了工作或正在收尾,打算过年了,而位于村庄中部的程翠霞家还是一派忙碌。
不大的家里,院子里、房间里,屋顶上、角落里,到处堆放着悬挂着红色的宫灯,有成品,有半成品,家里每一个地方都被耀眼的红色覆盖着。
十来个工人分布在院子和两个房间里,焊接骨架的,插架子的、用缝纫机缝宫灯面料的、烫金线的……忙个不亦乐乎。他们正在赶做一批订货———直径为1.5米的宫灯,到11日才能结束。
为了赶活儿,程翠霞都顾不上打理自己,电视台记者让她说几句,她不敢上镜,担心被人笑话“邋遢”。程翠霞说,她家的规模不算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家庭作坊,但家里扎宫灯也已经扎了20多年了。一开始,使用毛竹作骨架,全部是靠手工,主要是家人来完成。后来,扎宫灯逐步改为半机械化,一些部件有了成品和半成品,省了不少事,但绝大部分步骤还需要人工一个个地去完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也会找附近村子里的人来帮忙,来帮忙的工人每人做一道工序,按件计酬。她还说,她家扎的宫灯与别人家的也不大一样,宫灯的底座是铁质的,需要自己一个个去完成,相对比较复杂。
“不见得能赚多少钱,村里几乎人人都有扎宫灯的手艺。”程翠霞说,依托村里这个大环境,销售不成问题。
据悉,屯头村有1200户人家扎宫灯,一年能产2000多万对,屯头村早已成为传统年俗的制造地,源源不断地把“年味儿”输送到全国,甚至海外。上至京师重地(如中南海新华门),下至百姓庭院,皆以宫灯添喜,令节日增辉。
宫灯的传说
藁城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纱圆灯、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
据传,明代藁城县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州府县署、豪门富户多有悬挂。及至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目见其灯,喜其工艺精湛,遂命侍从精选数盏,悬挂宫廷。宫灯因此得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关于藁城宫灯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清代雍正年间,屯头村有一个老汉,此人心灵手巧,酷爱民间工艺,有一套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他都要做几对鲜艳夺目的灯笼挂在自家的门前,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祥和、喜庆的气氛,每年都吸引众街坊邻居围观欣赏。有一年老汉做了几对灯笼到藁城集上来卖,恰巧被游集散心的县太爷看见了,便把所有灯笼都买下,挂在府邸整日观赏。灯笼做工别致,富丽堂皇,县太爷视为珍品,爱不释手。这年又到向皇上进贡日期,县太爷正苦思冥想送什么物品来取悦皇上,有人指点他送几对灯笼试试。县太爷虽有点舍不得,但为讨好皇上只得忍痛割爱。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重赏藁城知县,并把灯笼定为贡品。后来皇宫内外到处挂上了这大红的屯头灯笼。屯头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现在的“宫灯“。
关于宫灯的传说,屯头村绝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程建华说,村里人更愿意相信前一个传说。不怎么说,屯头村的宫灯已经成为一个招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工序56道
过去逢年过节,全国各地豪门大户纷纷前来购买,为了带回家张灯结彩,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传统的宫灯多燃蜡照明,为防风,用水胶刷过的纱布当罩,上面绘制各式各样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
宫灯种类很多,有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如家庭和睦多挂“一团和气灯”,家人出门在外的就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里有学生的可以挂“九子登科灯”等等。
传统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过去一般老艺人思想比较保守,手艺基本不外传,所以时间长了,会做宫灯的艺人越来越少,生产量也不多。
走出村子的宫灯
现在,在屯头村,已经很难看到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宫灯了,主要是因为工艺复杂,效率低下。将现代工艺嫁接到传统宫灯制作中的是屯头村村民李洛硕,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与乡亲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开始了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使屯头村成为“大江南北独一村”的宫灯生产专业村。
宫灯不仅让屯头人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还让屯头人在全国各地出尽风头。村民李小军扎的宫灯挂到了中南海的新华门上,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负责为新华门维修宫灯。宫灯大王苏振英制作的产品,迄今为止是全国之最,一对灯笼每只高9.8米,直径8.6米,现在挂在山东淄博市张界公园。
村民们说,集剪纸、宫灯、纸雕三项工艺为一体的全手工“藁城纸雕彩灯”,已正式被推荐为2008年奥运会专用礼品及纪念品。在程翠霞家做工的秦永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村里人每每想到2008年奥运会,都很振奋,因为所有人都感到,在村子里流传了几百年的宫灯,一旦和奥运连在了一起,将会是商机无限。
石家庄地区年俗
◎井陉拉花 “拉花”产生并流传于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我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井陉拉花属北方秧歌,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以抖肩、翻腕、扭臂、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上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背哥 背哥,是广泛流传于石家庄一带的一种民间艺术。在西部山区,也称“擎哥”。东部平原有影响的是原来束鹿背哥,西部山区最著名的要数灵寿背哥。背哥是由放风筝演变来的。由于风筝无风飞不上天,人们就用竿举风筝取乐。后来举风筝演变为“背蝶”、“背鸽”,到清末民初,开始背人表演。由于所背之人皆男童,故称“背哥”,作为庙会表演节目。
背哥表演时,将铁架固定在成年表演者的身上,根据背者力量,可背一至二三个小演员,小演员在背者肩上旋转作戏。
◎晋州官伞 官伞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一带。从前,晋州送伞之风甚盛,为当地婚、丧、祝寿互相赠送的重礼,而且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纹饰,官伞舞就是在这种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官伞舞的表演多在元宵节期间,这种传统的带有比赛性的表演形式,近年来得到挖掘、整理、改编、提高。官伞舞蹈的基本动律是碾、拧、夹、转。官伞的乐队主要由唢呐和打击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