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信息时报》近日有篇报道,说新年伊始,中山大学一个男生意外收到一份信用卡的账单,才发现从没有用过的信用卡居然要缴纳50元年费,他大叹不抵。报道说,这种开卡只为小礼物,办卡之后多不用的情况,在大学生里为数不少。
开了信用卡不用,未必是坏事。我有一位朋友的女儿刚上大一,就有了不止一张信用卡,其中一张还是老妈帮她办的。结果是,女儿的卡不是闲着不用,而是“喜刷刷”个不停。她每月不仅现金零用钱花得精光,信用卡账单上的赤字也日趋庞大。老妈虽然在女儿时而撒娇时而哭闹中填了几次“窟窿”,但最后还是忍无可忍,将女儿的信用卡没收算数。老妈后来又发现,原来女儿怕激怒父母,暗中还隐瞒了不少“呆账”。幸而大人及早釜底抽薪,拯救了一个堕落中的“卡奴”。
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基本是花家里的钱,可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了信用卡一族。他们有的不刷,有的滥刷,当初银行是怎样评判他们信用的呢?不过至少从理论上讲,虽然就业艰难,大学生的前途和信用预期总还是比较好的。可是现在,谁的钱包里没有几张卡呢?当然不是消费了10次才换来的吃饭打折卡,而是信用卡。
记得几年前,本人也不能免俗去申办信用卡。那是填了四五张表,复印了七八份材料,出了一身大汗,又经过了几个星期的考察才过关。可如今,我每天经过单位门口的公交车站,总看到两个穿西装打领带但是皮鞋沾了不少泥土的青年,忙不迭地在推销什么。我开始以为是卖保险的,细看招牌原来是某银行现场办理信用卡。招贴上还写明办卡就送一套床上五件套。有一天我走过五羊新城天桥,被一个巧舌如簧的小姑娘拦住了,原来也是办信用卡的。我没有歧视他人的意思,可是我实在不愿意像民工一样坐在路边凳子上,申办不需要太多信用证明就能办理的信用卡。
问题还在于,如今信用卡办得容易,收起欠款的罚息来却一点也不含糊。可当初对办卡附送礼物说得天花乱坠的推销人员,对于高昂的罚息等内容就含糊其辞。看来,用信用卡的人和帮人办信用卡的人,都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信用问题。
魏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