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2月12日电(记者林嵬)近年来,为了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缓解黄河水资源尖锐的供需矛盾,黄河水利委员会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先后在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开展了水权转换试点工作。2006年,已有5个工业项目完成对应灌区的节水改造任务,从中得到7018万立方米的水资源使用权。
黄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明确了沿黄各省(区)的黄河用水指标。近些年来,随着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黄河水供需矛盾突出。
从2003年开始,考虑到沿黄省(区)引黄用水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的实际,黄委会提出了保证沿黄省(区)用水不突破国务院分水指标的前提下,实施“农业转工业”的水权有偿转换设想。即由工业项目业主投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把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指标用于满足工业项目新增用水需求。
截至2006年底,宁夏、内蒙古水权转换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145公里干渠、365公里支斗渠得到衬砌。在完成的节水改造项目中,农田灌溉时间和亩均水量均减少三分之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黄委会主任李国英指出,水权转换呈现出“多赢”局面。一是在未增加黄河取水总量的前提下,为当地拟建工业项目提供了生产用水,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拓展了水利融资渠道,灌区节水工程建设速度加快,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保护了农民合法用水权益,输水损失减少,水费支出下降,为农民赢得了实惠。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