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的中山民间书信记载了反映时代变迁的如烟往事
孙中山给女儿的信、宋庆龄的英文信、70多年前的父子家书、珍藏了50年的异国情书、李淑一记述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背景的信……正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的中山民间书信,道出了一件件深藏在字里行间、反映时代变迁的如烟往事。
老父家书专论“呜呼”
“作文切勿作悲观之论调,虽则或有牢骚抑郁,于文字之中以宣之。但无病呻吟是无益也。并嘱你以后作文不可轻用‘呜呼’二字。”今年已经88岁的张仲伟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了70多年的40多封父子家书,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张旭明当年通过家书教育他们七兄妹成长的故事。张老说,他的父亲张旭明是上海先施百货公司的中文秘书。上世纪30年代,由于家人分隔上海、中山两地,父亲一直通过家书教育他们兄妹。每月都有3到4封信件往返,长则十多页,短则两三页,全部用毛笔小楷写在公司的信笺上。一次,他哥哥在给父亲的信里,用了“呜呼”二字,父亲觉得不妥,连续写了2封长信,引经据典,讲述“呜呼”该在何时何处使用。卢沟桥事件不久,日军经常乱丢炸弹,张旭明担心家人安危,立刻写信回家,嘱咐家人万一遭遇敌机丢炸弹,千万不要惊慌,就地卧倒,不要乱跑。并画出示意图,教家人用沙包搭建防空掩体,愤慨、担忧跃然纸上。
外公海峡传书教做人
海峡两岸亲人从上世纪40年代末至上世纪80年代一直不能通信。近90岁的刘显廉先生长年在台湾生活,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收到从未谋面的外孙女丹红寄给他的一封信。高兴之余,立刻回信。“丹红外孙女:十一月一日来信在本周收到,得知你已经投身于文化广播电台工作,我十分安慰,但该项工作包罗万象,须一面工作一面从事学问和研究,这样才能适应听众的要求。”回信中,刘显廉忆及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中山当教师的一段往事,说中山是他的第二故乡。“我觉得很亲切,冥冥之中有一些同中山的缘分”。丹红说,同老人家写信有点敬畏,怕会说错话,结果收到外公一封信,批评她,这里写得不好,那里应该这样表达。“觉得老人家怎么这样严格,但是又有些感动。因为他是90多岁的人了,竟然用毛笔小楷写了两页纸给我。还针对我做广播工作,专门同我说做记者、做主持人同做老师是不一样的。”通过外公寄来的信件,丹红领悟了许多道理。她说,很想让外公来看看自己坐在话筒前的风采。但由于年纪已高,丹红的外公没能回到中山看一看就离开了人间,这,也成为老人临终前的遗憾。本报记者潘林摄影报道(Fish/编制)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