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2日讯(通讯员 张绍贤 徐爱兵 刘显用记者徐中华)春节临近之际,蓬莱老百姓们收到了市里送的“年礼”: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一倍,28万参保农民只需交纳10元钱,便可享受报销最大优惠;市财政拨付1000多万元,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0余户低保户和困难户领到了400多万元救助金。
蓬莱近几年通过培育临港工业、葡萄及葡萄酒、旅游、汽车及零部件四大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6亿元,分别增长20%和33.2%,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3名,四年提升了16个位次。
经济发展了,财政家底厚实了,钱往哪儿花?蓬莱市将目光投向民生,把就业、就医、上学、社会保障、救助以及社会治安等10项民生工程列入全市“双重点”工程。具体目标确定为,年内力争610个行政村100%通上硬化路、通上公交车,100%的行政村通上自来水,32万农民加入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培养各类人才1万人,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为确保民心工程落到实处,该市为每个民心工程配套实施了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批参与单位、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责任考核机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进度表,每月调度通报落实情况,并将民心工程落实情况与责任领导年终考核挂钩。
蓬莱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前3年修路580公里的基础上,去年硬化农村路面60公里;投入400万元,新增29辆公交车,改建5个镇级汽车站;新建扩建10处省级标准养老院;投入4000余万元,为322个村10万户农民通上了自来水;推进中小学教育,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9300万元纳入市财政预算,投入1300多万元,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建29所农村中小学;全市农村28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医疗报销比例提高一倍,3143人享受每人每年84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蓬莱市从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入手,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和临港重工业。目前已形成度假旅游、能源、重卡、钢铁、石化、造船等8个能吸纳大量就业的产业集群,培育引进了蓬莱村、水城保护开发、巨涛海洋重工、北方奔驰重卡等60多个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大项目,仅2006年就新增就业人员2万多人。依托果蔬种植优势,该市引进培育起50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4万农户建立无公害示范基地3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24万亩,年为农民增收4亿元。该市还开展“企业联村”活动,172家企业与139个村结成帮扶对子,累计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启动致富项目300多个,可为农民增加收入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