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李刚报道:日前,一个来自千里之外的电话向广东省文管办值班人员通报:一辆从江西某地开往广州越秀南汽车站的长途客车上有大批可疑物品涉嫌盗版。文管办立即通知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派人到车站“恭候”,一举查获DVD、电脑软件、电子图书等光碟共计10多万张,并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下,查获了躲在江西山区的盗版窝点。
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政委江南说,以前,文化局下属的文化稽查队伍的权限是查处盗版音像制品等,对盗版电脑软件和电子图书还要捡出来还给人家;新闻出版局倒是有权查扣盗版电脑软件和电子图书,但很多地方却没有执法队伍,这就造成了一些管理上的盲点。随着广东省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的建立,这个局面目前得到根本性扭转。
现在,广东21个地市和107个县(区)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总计核定执法队伍专项编制1310名,到位1064人,而原广东全省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系统总计执法人员才332名。更重要的是,过去边际分明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只要涉及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均在执法人员管制之下。
2006年,广东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共出动49.2万人(次),清查出版物经营场所52.65万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7928万册(张),破获地下非法光盘生产线11条,处理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5322家,刑事处罚责任人207人。2006年广东收缴的各类非法出版物总量占全国总收缴量的一半。
广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和各区的执法大队成立后,加强对文化市场执法力量,一些长期销售盗版光碟的档口关张或转行,小型电脑城销售盗版问题有明显收敛。东莞、中山两市在每个镇街都设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分队,其中东莞32个镇街都成立了执法分队,成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的中坚。
随着基层执法力量的显著加强,广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覆盖面扩大了、监管力度也加强了,对文化市场执法初步实现重心下移,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逐渐形成,文化主管部门职能逐步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脚下”到“服务天下”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