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艾)昨天,市市政管委和市发改委联合举行发布会,公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供热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本市热计量收费将采取按栋计量、按户分摊的方式。
规划指出,本市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快城镇供热商品化、货币化,将采暖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研究制定低收入等特殊人群采暖相应的补贴政策。
北京市市政管委委员母秉杰介绍,北京市的居住格局紧凑,建筑物尤其是老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并没有达到用热按户计量的理想状态。同时,热本身并不是实体的物质,热传导和热消耗并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实现。因此,根据近两年供暖季的热计量试点工作收集上来的大量数据和专家的研究,每户安装计量表、实行热计量收费不适合北京市的建筑、居住形式等特点,而比较适合的热计量收费方式是按栋计量、按户分摊。这样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户户之间的热传导可能带来的争议。在此基础上实行热成本基本费加用热费用两部制的收费。
此前,北京市供热办主任郭维圻表示,今年将逐步在大型公建、政府机关等部门推行试点的热计量收费。对于居民区的热计量,去年在燕山石化家属区、万国城等具备计量条件并且有一定的团体性的小区进行了试点,而具体的收费还没有实现。
郭维圻介绍,目前本市的热改计划还需要法律的保障,热计量收费必须以“暗补”变为“明补”以后才能实现,但是目前“暗补”改为“明补”还没有法律或政府命令的保障,所以热改工作首要的还是需要法律保障。
此外,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本市将逐渐取消城八区20蒸吨以下和远郊区县10蒸吨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房,优化升级为燃气锅炉房或者直接并入城市热网。城八区最终只保留70座燃煤锅炉房,与热网共同为北京市供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