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结个绿色的婚吧!
美国婚典劲吹环保风
“绿色婚礼”搬到农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28岁的凯特·哈里森计划在10月结婚,她准备把“绿色婚礼”发挥到极致。
看看她的计划吧:婚礼前一天,拉上150名亲友畅游一座有机农场,来一次环保之旅,吃一顿烧烤。
哈里森正在攻读环保管理专业,她33岁的未婚夫巴里·穆克尼克也是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哈里森说,用符合自己价值观和信仰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而不是以破坏环境和占有外国工人的劳动成果为代价,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
婚庆界刮“绿”风
在这个大力倡导环保的时代,美国的婚庆界人士发现,“绿色婚礼”的潮流已经悄然成风。有了环保主义者的身体力行,为“绿色婚礼”服务的产业也应运而生,比如,很多商店和网站卖起了由甘蔗纤维制成的可降解餐具以及用环保方式栽培的鲜花。由于相关产品种类丰富,质量可靠,“绿色婚礼”中的一些好做法还被其他一些聚会活动所借鉴,让这些活动办得既体面又环保。
在2001年建立www.OrganicBouquet.com网站销售有机鲜花的杰拉德·普罗尔曼说,网站的鲜花销量每年都在以100%的速度递增,去年8月,他还新增了批发业务,以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普罗尔曼说,如今,人们在消费食品、服装、鲜花等商品时,常常要追问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工人的待遇如何。
度蜜月也要“绿”
也是在2001年,埃里克·芬斯特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经营一家有机饮食公司,当时,他的客户几乎全是公益和环保组织。现在,为婚礼提供的服务占到了公司业务量的三分之一。
《新娘》杂志的2月、3月合刊就推出了一个“绿色婚礼”指南。该杂志的总编米莉·布拉滕说,在过去5年间,“绿色婚礼”中的环保因素与日俱增,这让婚礼显得很有意义。她说,已经有人在追求这样的境界:婚礼场地要能利用循环能源,婚宴原料要全在本地生产以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用作装饰的盆装植物要能回收利用,蜡烛要以大豆而不是石蜡为原料制成。
甚至蜜月也可以度得更“绿”。美国一家环保生活指南杂志的主编说,很多人以前度蜜月喜欢去野营,现在,人们可以去斐济或者非洲的高档矿泉疗养地,在树上一边观赏动物一边享受按摩。
婚礼现场“零废物”
不过,也有人对“绿色婚礼”的实际作用提出了疑问。要是一对夫妇在举行“绿色婚礼”后又坐上喷气式飞机去大洋彼岸度蜜月,这账又该怎么算?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主管珍妮特·拉尔森认为,能做一点是一点,这就够了。
32岁的约书亚·胡德克和35岁的克里斯蒂·帕彭法斯准备在8月份举行一个有250名客人参加的“零废物”婚礼。婚礼地点设在一个农场,将使用可生物降解的餐具、通过公平贸易认证的有机食物、本地酿造的啤酒和有机葡萄酒。
胡德克是明尼阿波利斯一家环保组织的成员,帕彭法斯是一名小学老师。他们将不收传统礼物,打算让客人们参与可循环能源或造林项目,或者向环保组织捐款,以抵消他们对能源的消耗。(兰小棵编译)
贴士
“绿色婚礼”怎么整
带领亲友畅游有机农场;用本地出产的当季花卉组成婚礼花束和装扮婚礼现场,不买耗费燃料从外地运来的花卉,又或用采用环保方式栽培的鲜花;食用当季的有机食物;使用可降解餐具;用大豆为原材料的蜡烛;用烧生物柴油的巴士运送宾客;婚纱穿后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