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应该是中国各大白酒生产商的传统喜庆节日,因为这是他们一年之中,生意最为红火的季节。不过,今年春节,各大白酒厂商可能高兴不起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诸多厂商的礼盒白酒销量似乎并不如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他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洋酒礼盒酒的市场销售旺盛,增长幅度惊人。
心情各不同
日前,记者在上海易买得曲阳店酒品专卖部获得的数据表明,2007年1月29日至2月4日的一个星期内,白酒礼盒酒的销量79盒,比去年同期的159盒销量相比,数量上下降了50.3%;在销售金额上,白酒礼盒酒的销售金额是20608元,而去年同期的金额则为36287元,同比减少了43.2%。
和白酒礼盒酒销量下降的情况相反,洋酒礼盒酒的销量则呈现出快速上升之状。
在同一家门店,同一时期,洋酒礼盒酒的销量为113盒,而去年则仅为60盒,增长了88.3%;销售金额为71893元,去年同期则为22435元,增长幅度达220.5%,相当惊人。
这并非孤案。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华东、华北、华南等地白酒礼盒市场都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而洋酒礼盒市场的情况则似乎有欣欣向荣之势。
白酒滑铁卢?
看着白酒礼盒的销售突然大幅下降,不少业内人士深表忧虑,面对洋酒礼盒的大举进攻——中国的白酒礼盒酒将遭遇滑铁卢之战,中国的礼盒酒市场,恐怕大多份额会被洋酒所占据。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礼酒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送礼通常是提上2瓶或者4瓶白酒,让供销社的服务员用绳子一扎,再带上人参蜂王浆、一袋水果逢年过节串门送礼。在1995年左右,白酒改进了包装,出现了盒装的单瓶白酒。而到2000年以后,诸如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品相继推出礼盒酒,或者是一盒2瓶酒,或者是一瓶酒加上一个配饰。中国的白酒礼盒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白酒都有了礼盒装。
可是好景不长,白酒礼盒的黄金时期仅仅持续了五六年,就进入“危机时代”。
洋酒的策略
一些业内人士介绍,白酒礼盒市场其实是由洋酒带动起来的。
1998年,随着人头马高调进入中国市场,洋酒逐渐打开了中国市场。此后轩尼诗的红方、黑方在中国日渐享有一定知名度。
而洋酒带给国内酒品市场最大的启发之一就是礼盒酒市场开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洋酒礼盒酒极大带动和催生了白酒礼盒酒的诞生。”
当下,每逢春节和中秋节,总是洋酒热销的季节,其他时候洋酒礼盒的销售就进入了淡季。某洋酒公司销售员李小姐告诉记者,“通常购买礼盒的多数是高薪人士,年轻人较为偏爱威士忌,而35岁以上的中年人则更加偏爱白兰地。通常买了,要么是公司需要,要么就是送礼,自己喝的倒是很少。”
华椟也需有真珠
看来,洋酒带来的冲击,主要是高薪的中青年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不过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洋酒越来越受欢迎,而白酒却陷入了危机?其原因在哪里?
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受白酒礼盒市场的高利润吸引,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礼盒酒,为了引人注目,生产商们在包装上费尽了心思,可在他们专注包装时候,却忽视了对品质的提高。于是消费者开始对白酒礼盒产生了怀疑,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不相信白酒,而开始选择红酒或洋酒礼盒,因为它们的品质比较过硬,包装也显得高档大气。
即使要送白酒,也主要是选择知名度高、质量有保证的普通产品上。如水井坊、茅台、五粮液、国窖及其年份酒作为礼品购买的几率日渐上升,而部分品牌的礼盒酒却因为“名不符实”并未受到消费者追捧。
显然,礼盒白酒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光通过奢华的包装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返璞归真,做到物美价廉,才是白酒礼盒的正确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