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张然)记者昨天从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了解到,专家为馆藏化石标本进行定级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件珍贵的周口店第四地点出土的磨制骨管。有关专家推断这个发现证明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但是对该化石为何会出现在博物馆标本库及其用途等还存在诸多疑团。
发现珍贵骨管埋在尘土中2006年12月26日午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万波、顾玉珉两位研究员及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化石标本过程中,有两件被厚厚灰尘覆盖的骨片引起了黄万波的注意,开始他以为这是一块骨头碎成两片,但擦掉尘土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两件标本并非骨片,而是完好的骨管。从其形态来看,属于偶蹄类动物肋骨的一段。它们长短相近,粗细相当,形状如成人食指,颜色发黄,两者之腹面均被磨制而变平,管壁最薄处仅有1.5毫米。磨面上还有编号:写的是“第四地点”。黄万波意识到,这两件标本非一般的骨化石,而是找到“宝贝”了。
骨管外壁有近代损伤
遗憾的是黄万波研究员发现其中一只骨管外壁由于保管不慎已经缺失,使得裴文中先生当年写在上面的发掘编号残缺不全。他告诉记者,从磨平的表面粘附着的钙质沉淀物判断它在地下埋藏时被地下水冲刷过,可见其磨痕的年代较早,绝不是近代人为造成。
专家黄万波展示完好的骨管。信报记者 李方宇/摄
谜团·主人山顶洞人的?这两件骨制品出土于周口店遗址第四地点,而此前第四地点发掘的化石年代已超过20万年,这两件骨制品的主人是否为生活在那里的“新洞人”?据黄万波研究员推断,这两件骨制品很可能是生活在距今2万年的山顶洞人制作的。首先因为在中国甚至东亚地区,磨制骨器出现的年代都不会超过10万年;另外在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已经发现过磨制的骨针、骨管;同时这两件骨制品从选料到加工制作,已经做到了选料一致、长短粗细一致、磨光面一致,这样的意识能力非“山顶洞人”莫属,而脑容量较小的“北京猿人”和“新洞人”是难以实现的;再者,第四地点与山顶洞相距不足100米。这些信息说明,山顶洞人很有可能“借住”了以前“新洞人”曾经生活的山洞。这还表明在周口店遗址地区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山顶洞人”活动地点。但是黄万波表示这两件骨制品的年代还没有进行科学测定,以上说法只能是推断。
意外发现的两根骨管。信报记者 李方宇/摄
谜团·用途祭祀?乐器?与以往发现的山顶洞人磨制的骨制装饰品不同,这两件棱角分明,应该不是装饰品,那么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黄万波研究员表示,根据推测这种磨制骨器可能是祭祀用品,“现在骨管里面积了沙子堵死了两边孔洞,但从外形来看很像个哨子。因为管壁非常薄暂时还不敢疏通,等找到妥善的办法疏通后,如果确实能响,证实它们是乐器,那么这两件标本的意义就非同小可,因为目前发现最早的乐器距今为8000年。
”背景链接珍贵骨制品神秘消失近7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曾于1978年和2004年分别撰文提出这两件裴文中先生在1939年资料中提到的骨制品下落不明,直到数十年后黄万波研究员在灰尘中将其发现,才使得它们重见天日。“然而这两件标本为何出现在博物馆标本库的化石里?是从兵马司原新生代研究室返回周口店的,还是1937年出土后就未离开过周口店?”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