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刘元旭)一盘西兰花、一盘青椒、一盘螃蟹,这是从西安到天津女儿家过年的陈玉琳女士在大年三十为一家四口准备的年夜饭。她的女儿告诉记者,“我们家过年做好多菜那还是10年前了,现在平时都像过年,所以过年吃什么无所谓了。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除夕这天,人们都要“守夜”。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很丰盛的年夜饭。不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夜饭作为中国春节除夕所有家庭都要吃的团圆饭,近几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在天津工作的郭继涛每年春节都要赶回陕西老家和家人团聚,他对这种变化感触颇深。他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母亲总会把家里平常舍不得花钱买的鸡鸭鱼肉等荤菜,全部都搬上年夜饭的饭桌,让全家人美餐一顿。”
郭继涛说,现在年夜饭的“肉味”越来越淡,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红烧蹄膀和整鸡整鸭等被撤下了饭桌,取而代之的是西兰花、芦笋等蔬菜和海鲜。而且,菜的数量也比以前少多了。
“年夜饭由‘荤’到‘素’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从事社会学研究的王来华博士说,2006年中国GDP总量接近21万亿元。与此相对应的是,恩格尔系数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中国百姓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家住天津和平区陕西路的沈璐对年夜饭的变化有着更深的体会,“从小时候过年吃不上肉,到后来过年大鱼大肉使劲吃,再到现在喜欢吃清淡一些的,年夜饭的这些变化可以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年夜饭变迁‘三部曲’。”
年夜饭的形式也在演变。一些城市居民的年夜饭逐渐走出家庭、进入饭店,在酒店吃年夜饭,正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时尚消费”,演变成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的“大众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天津市年夜饭预订将超过15万桌。除夕夜,津城将有近50万人在饭店享受年夜饭。
尽管中国人还是很重视年夜饭,但是不少的家庭已不再为“年夜饭”所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普通百姓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出门旅游、唱歌休闲、健身,这些成了节日的常见景象。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对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突破了万元大关,以健身、参观游览、休闲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性消费占到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三成。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张小明说:“我们一家准备春节期间出外旅游,过个轻松年。”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