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美国旧金山2月18日电(记者宫一栋)尽管世界上的数千种语言正濒临灭绝,但科学家们认为,网络科技将有助于推动这些语言的保护和整理工作。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学者大卫·哈瑞森17日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3586种稀有语言的使用总人数只占全世界人口的0.2%,而83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的使用者却占到了总人口的79.4%,世界上超过40%的语言都面临绝境。
美国俄勒冈州一家名为“活语言”研究所的所长格雷戈里·安德森在东西伯利亚开展的研究印证了这一看法:在该地区的21种语言中,只有1种安然无恙,其他语言都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些语言的使用者已经不足10人。“活语言”研究所旨在保护濒危语言。
学者们对语言的现状表示了担忧。哈瑞森说,“语言不仅承载着传承本土知识体系和支撑文化的功能,而且还对人类认知世界起着重要作用”。旧金山“恒久此刻”基金会的档案专家罗拉·威尔西认为,导致小语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同时一些地区政府出台的政策也让小语种的保护陷入困境。安德森博士认为,“轻视本民族文化”使得小语种的使用者受到他人的歧视和嘲笑,从而在微观层面导致语言解体。
为了保护这些小语种,科学家们正在借助网络等新兴技术,加紧对稀有语种的保护工作。例如,“活语言”研究所正在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联手,对全世界语言分布集中的地区展开一项普查,而“恒久此刻”基金会正在建设一个名为“罗塞塔”的语言电子档案馆,目前已经收录了2500种语言的多达10万页的资料。
威尔西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语言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调查表明,2000年至2007年,世界上使用最多的10种语言在互联网上的使用频率增加了176.5%,而其他语言的使用频率增长幅度则达到了431.9%。威尔西说,“与单向传递信息的电视不同,使用小语种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自己的‘虚拟语言社区’”。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