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米袋子”旧貌换新颜,成为粮食宏观调控主要平台本报讯记者钱剑华报道:广东“米袋子”旧貌换新颜———一座座现代化的粮库星罗棋布在南粤,各市县(区)都有一座以上较现代化的粮库,广东初步建成了“珠江粮食走廊”。
曾经分散破旧如今整洁划一
那时,广东不少粮库都分散在边远山区、存粮于山洞或建在乡镇上,仓储设施点多、分散、破旧、容量小、机械化程度极低,直至1994年,广东粮库80%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砖木结构,不少粮库已超期“服役”,每年都有近1亿公斤的仓容被台风、暴雨、白蚁侵袭无法维修而报废,存粮霉坏变质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如今,一排排大型的拱板平房仓整洁划一,一幢幢几十米高的和十多米高的圆形立筒库和浅圆仓巍峨矗立;库内杀虫熏蒸环流、地笼抽风循环、温度、湿度、隔热、水分、虫害、照明、数量、质量联网监控;紧邻库区的江边,粮食专用码头、连续性卸船机,由自动输送栈桥连接着码头与库区……呈现记者眼前的中央储备粮新沙港直属库、广东省储备粮中山直属库及广州番禺储备粮港口库,都是广东夯实“米袋子”的缩影。据悉,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省直属库为核心、市县粮库为骨干,以上收的国家储备粮库为后盾,与国内东北、长江和西南粮食走廊相衔接,辐射全国、调控全省的四级现代化粮库网络。以新沙港中央储备粮库为龙头、以省储备粮东莞直属库为核心,围绕一系(珠江水系)三线(京广、广梅汕、广茂湛铁路沿线)选点布局,建设以四散(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目标的现代化粮库———珠江粮食走廊基本成形。
粮食市场异动全赖坚固后盾
改革开放后,广东从大产粮区变为大销粮区,由粮食调出区变为调入区。为确保广东粮食安全,“九五”以来,广东落实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省政府加大了对粮库建设力度,启动“珠江粮食走廊”建设。经过努力,“九五”、“十五”期间广东共建粮库达38.5亿公斤仓容,现代化的粮库储备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有效地降低了陈化粮。据了解,“珠江粮食走廊”目前已成为广东各级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平台。2003年“非典”期间抢购粮油风波、2003年10月至2004年上半年粮食市场异动、2005年超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去年粤西山区遭受特大台风和粤北特大暴雨袭击,以及下半年粮价上涨等多次考验,之所以能及时有效地确保广东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夯实了的“米袋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