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各大市场暂时放假,但“理财”风潮依然在申城大街小巷涌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专门印了15000本《投基有道——基金投资158问》,赶在2月10日在新华书店上市。没想到,短短10天,这本书竟宣告脱销。
对于众多投资者来说,这个新年的确不寻常——红火了一年的股市终于冲上3000点;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黄金重现“牛”气,一举突破7个月来的最高点;而在汇市,汇民们期待已久的保证金交易终于浮出水面。
告别这样一只名副其实的“金狗”,人们都在盘算新一年的投资机会。书店里各大投资类书籍的畅销只是一个缩影。火爆的股市最引人注目,调查显示,70%的股民选择“持股过节”。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河北证券九江路营业厅里座无虚席,数十台电脑前满是投资者。热闹并不仅仅属于证券市场,上海银监局的报告显示,2006年申城银行业人民币理财产品余额的增幅高达186%。而来自上海保监局的数据显示,分红险、万能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险种,增幅普遍超过50%。就在昨天,各大银行“外汇宝”、“纸黄金”等与国际市场挂钩的品种纷纷“开市”,“汇民”和“金民”们已通过各种电子银行渠道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来自金融机构的信息显示,这股理财风,已席卷成年人中的各个年龄段,从退休一族到“80后”一代。理财专家表示,申城劲吹“理财风”,既是金融业加速发展的表现,也为金融中心建设营造了较好的人文氛围。目前,上海已形成比较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也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众多中外资机构在市场中同台竞技,使上海成为众多金融产品的“首发地”。比如交通银行去年10月起推出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现在的交易量已经与有10多年历史的外汇宝交易相差无几。随着市场的成熟,原先因风险过大而被关闭的理财产品,也纷纷“重出江湖”。比如权证交易,复出一年多,交易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随着外汇理财产品和QDII的崛起,全球各个地区的各种投资市场,事实上都已经进入上海人的理财视野。
现在,上海已成为国内金融产品线最齐全的城市,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品种。这种背景下,一种更为“成熟理性”的理财文化正在加速孕育。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往往会被要求做一份尽职调查,金融机构据此了解投资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市场层面,一些具有“对冲”风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品正在酝酿中。市场人士认为,这些新的交易模式的推出,将彻底改变国内股市“单边市”的格局,为投资者提供新的盈利模式,使市场波动会更趋于理性。(记者陈春艳蒋娅娅)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