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警方加班加点为返乡务工人员制作身份证,公安部两次紧急运送原材料来渝
春节期间,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70多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返乡外出务工人员赶制身份证。昨日凌晨,公安部派专车紧急运送的80万张身份证材料,刚抵渝便被送进制作车间,以解燃眉之急。
拔掉针头上“火线”
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郭金严介绍,从2月5日起,身份证制作中心便是一片忙碌。春节7天时间也不例外,车间3条生产线24小时运转、员工实行三班倒。
身份证制作过程严谨,每一环节都要紧密相扣。所有员工丝毫不敢懈怠:清晨5点起床上班,下午3点后吃午饭已成了习惯,上厕所也得要掐时间。有员工生病被强送医院输液,可她却要跟时间赛跑,不顾家人反对拔掉针头上“火线”。
运送材料全车封闭
3台生产线24小时高速运转。原材料告急!得到求援消息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继2月6日空运了85万张身份证材料的基础上,再次派专车紧急运送80万张身份证材料前来重庆。
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主任罗惠称,80万张身份证材料装了整整一大卡车。防止运输途中灰尘袭击,车厢实行全封闭。考虑到车辆在行进中因颠簸震动损伤材料芯片,出发前特意在材料上包裹了一层特殊塑料膜。一路上依然小心翼翼。运输车到达湖北宜昌,然后搭乘滚装货船翻坝,经过50多小时长途跋涉,昨日凌晨抵达重庆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
搬进库房加强保密
罗惠介绍,光清点这些材料就花费了大半天时间,随后被工作人员紧急搬进专用库房。他称,身份证材料特殊,除搬运过程要轻卸轻放外,全封闭的库房内还要保持恒温。
防止原材料泄密和被盗、丢失。所有过程都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库房、车间和楼道均安装有红外线摄像头,24小时监控。所有进出制证中心大楼的陌生人员都要被值班人员盘查。即使是车间工作人员进入库房取材料,同样有严格规定:进入库房需通过安装的两道房门,实行双人双锁制。要进入库房取材料,必须两人同时进入。两扇房门钥匙由专门安排的两名民警分别管理,除中心内部人员知晓外,包括其家属在内的其他人员一律保密。尽管如此,钥匙保管还要实行轮换制。
昨天,记者经特许进入设在制证中心的身份证材料专用库房。包装好的材料码得整整齐齐,所有外包装上均印刷有“保密”字样。一些制作剩余的废弃边角材料,也被工作人员回收进了库房中。“这些措施都是防止身份证材料遗失被坏人利用!”
20天赶制93万张身份证
罗惠强调,目前制证材料充足,全部员工精力都扑在了制作二代身份证上。记者在身份证制作车间看见,机器轰鸣,工作人员快速穿梭其间,围绕3条生产线紧张忙碌着。
郭金严介绍,从2月5日起,全市790个基层派出所,共1600多名民警加班加点忙碌。截至昨日中午12点,已为返乡外出务工人员赶制二代身份证93万张。目前,来自全市各地的二代身份证人像采集信息仍源源不断地进入制作系统中,根据受理信息量随时调整工作计划。
记者 徐其勇 实习生 赵雪廷/文 记者 杨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