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一 朱元璋
投票结果0.20
%榜尾理由当春联由传统文化变作春节符号时,谁还会记得春联背后的这个男人,尽管是他让春联“飞入寻常百姓家”,尽管他是个皇帝。
未来走势估计会被永远遗忘,因为大众记忆有时也会与文化、地位无关。
倒数第二 刘文彩
投票结果0.21
%榜尾理由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大地主,他曾被认为是旧社会劳苦大众“年关难过”的罪魁祸首。但是,时代变了。从当年的阶级斗争教育基地“收租院”到如今的旅游景点“刘氏庄园”,许多印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慢慢淡去,这其中,当然包括刘文彩。
未来走势估计很多人不会在春节想起他,除非你去四川省大邑县旅游。
倒数第三 冯小刚
投票结果0.49
%榜尾理由不是冯小刚名气不够,也不是冯小刚电影不好看,只是不该把他当作春节人物来看待,中国贺岁片时代毕竟还未到来。
未来走势当片子拍得像奥运开幕式,当票价贵得像开幕式门票时,看中国电影确实需要勇气,尤其是春节前后。
倒数第四 马季
投票结果0.59
%榜尾理由相声还在,春晚还在,春节还在,马季不在了。
未来走势祝马季先生在另一个世界也开心快乐!
倒数第五 赵忠祥
投票结果0.68
%榜尾理由参加过18届、主持过16届,赵忠祥老师曾经是春晚的面孔、春节的记忆。尽管赵老师老当益壮,但对于喜新厌旧的我们来说,可能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了。
未来走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赵老师,别怪我们这些晚辈。
我们为何忘记他们?
文/孙冰
我们忘记了相声……
如果赵忠祥和马季都被忘记,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因为春晚而记住任何人?而人们对马季的遗忘,可能意味着对相声的遗忘。一边是小品的风风光光,一边是相声的无边落寞,本来它们都是人们在春节时候最期望的,除夕夜的十分钟本可以带给万千观众一年的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有郭德刚了,我们先不讨论郭德刚能否与马季并论,至少早就叫嚷着“我要上春晚”的他,今年要吃上“皇粮”没戏,因为他不会说现在的“春晚相声”。我们忘记了贺岁片。
外国人没有春晚,但他们也有个全民同欢的由头,那就是贺岁片。
所谓贺岁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新年期间上映的电影,它和“档期”的概念相连,是国外电影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方式,盛行于好莱坞。而国内以贺岁片的招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冯小刚是中国内地第一人,而且一发不可收: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一直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冯小刚似乎已经跟贺岁片长在一起了,他是贺岁片的宠儿,贺岁片是他的符号。中国人民的新年大餐中没有冯小刚,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春节符号里还没有贺岁片,我们缺少授人以乐的喜剧导演和喜剧电影。
还有的,不是忘记,而是根本不知道。
“刘文彩是谁?”“朱元璋和春节有什么关系?”不只一个参与调查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看来和前面所有人不同的是,对于刘文彩、朱元璋与春节的关系,很多人不是遗忘,而是根本不知道。
在如今的人们眼中,春节有的只是喜庆。现在的人恐怕再也难以体会“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的心情,所以即使知道刘文彩是谁,也难以理解刘文彩与过大年的瓜葛。
与朱元璋有同样遭遇的还有秦琼、尉迟敬德……本是春节“超级明星”的他们,本次未能入围前五,反而输给了赵本山。
总之,在春节,人们会忘记所有不快乐和所有不会带来快乐的东西,但有一些东西确实不应该忘记。
“干嘛不直接说门神,干吗不在后面加上注释,不然鬼知道他们俩(秦琼、尉迟敬德)是谁了啦?!怎么投票呀!”一些“新新人类”、“80后”说。
也许,我们不妨放肆一点:忘记即是合理。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