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报在头版刊登一则令人耳目一新的民生新闻:上海市将在今年“五一”前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允许多年来一直受到城管取缔的部分街头游动摊点,在办理完简约的手续后合法经营。倘若此项市容管理之善政真如市容环卫局所言在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那么,此举势必带来四个方面的正面效应:
其一、上海街头不时上演的“大盖帽”与游动摊贩之间“猫捉鼠、鼠戏猫”的荒诞剧将大为减少,使政府形象得到改善。
其二、方便市民日常生活起居,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市民,将因此获取由街头巷尾小摊贩所提供的差异化和低收费的服务。
其三、把部分游动摊点纳入正当经营范围加以管理后,利于居民小区周边的市容环境改善,利于减少游动摊点挤占马路而影响交通的副作用。
其四、在广大低收入市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游动摊点经营者(其中既包括本市市民也包括来沪寻求生计的农村进城人员)正当的合法权利———首先是基本生存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和保障。
其实,以上四个方面的正面效应,我们还只是作就事论事的阐述。若从政府行政管理致力于善治的层面加以议论,那么,以上善政的推出,其要义更着重体现为市容管理开始贯彻以人为本的善治理念。所指的“人”既包括接受服务市民也涵盖提供服务的摊贩;所指的“本”则包括方便市民生活和确保摊贩的基本生存权利。
据市容环卫局的数字,目前在上海街头“非法经营”的游动摊点至少在5万个以上。事实上,这是个相当保守的估计数,考虑到卫生、工商、城建、公安、文化、食品安全监督等行政执法机构也有一定的街头执法管理职能、权限和执法对象,“非法经营”的游动摊点肯定远不止5万个以上。就算是这个数字,每一个游动摊点背后,往往维系着一张嘴甚至整个家庭的基本生计来源,仅凭此一条,我们称“导则”为善政,善就善在它有利于民生的改善!
早在2003年9月早报创刊的第三个月,上海有关部门为提高市民饮食的“安全系数”,曾动议对散布于上海街头的餐饮场所进行重新登记,凡营业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小饭店、小餐馆将因经营场地达不到规定面积而不能再行登记。此举倘若施行,意味着民生将大受影响。早报闻讯后,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并配发《公共政策当以民生为要》的社评(早报2003年9月8日),对此项动议中的政策举措提出了多角度的善意质疑,强调公共政策理该把便民利民作为政策实施的落脚点,简单地取缔餐饮“小字号”,对监督者来说轻松省事,可如此一来,又该由谁对广大市民和数十万外来餐饮从业人员的生计负责?所幸,有关部门最终接受了舆论的善意提醒,取缔餐饮“小字号”的政策被放弃。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拾旧例,是要作一番有价值的比对:当年,上海街头大量不足40平方米的餐饮“小字号”得已保留下来,社会舆论对政策纠偏作用功不可没。今日,市容管理部门在保持市容整洁和便民利民的“两难选择”中,调整工作思路,弃堵而行疏,其变管制为善治的动力又来自何方?显而易见,“动力”来自构建和谐上海的紧迫需要。
所谓“两难选择”,其实并不构成悖论,矛盾无法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往往与政策选择的不当大有干系。同样,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脏、乱、差”治理与基本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果政策选择得当,也可以在不同阶段寻求各自的阶段性平衡。由此,我们寄望于上海的《城市设摊导则》为上述“平衡”走出一条新途。在此先向马路摊贩们祝贺新年有喜。选稿:郑闻文来源:东方早报作者:鲁宁news· 2007年2月26日 08:04·申城将再建800座公共厕所 2007年2月26日03:19·2007年2月22日 14:39· 2007年2月15日 16:10· 2007年2月15日 10:48
申城本周前晴后雨 轨交九、十号线施工交通调整警惕磁碟机病毒干扰问题花生酱沪上未现身上海胰腺癌患者40年增三倍世界名团纷至沓来 沪舞台升温难忘过年那些表情[回家日志]我的非正常春运成本——403元vs593元网友发帖公示众星豪宅经核实住宅基本信息准确春节车市交易量约减八成预计平淡销售将持续一月上海人最看重春节社交功能身体健康成拜年首选语养花养草白领投资新门道私家花园设计也能赚大钱上海人喜度猪年新春买了机票无法登机机票超售迫使节后首日翘班雇主派车接保姆沪又现引保姆、招雇员和健身高峰工厂金属门倒地夺男童性命大门出轨原因尚在调查40天学费2.1万元只招40人天价作家班开进社科院商家延续节日商机 白领抢搭血拼末班车晚上狂欢白天补觉寒假聚会忙学生变身夜游族
|